精华热点 


🔸🔸🔸🔸🔸🔸🔸🔸🔸

🔸🔸🔸🔸🔸🔸🔸🔸🔸
1
散皮作品
☘️《 无用的时光 》
人生中,总有一段时光是无用的
比如,倒掉的时差
其实,不过是把身体内阳光的刻度
换一个位置,以便
让记忆从容地表达生活
于是,把倒掉的时光
置于最后一页,需要时
才慢慢翻读
❊ ❊ ❊ ❊ ❊ ❊
🌹【吉特赏析】
《无用的时光》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看似“无用”的时光价值。诗中“倒掉的时差”意象新颖,将调整时差这一平常经历,升华为身体内阳光刻度的位移,赋予其诗意与哲思。把这段时光“置于最后一页”,待需时翻读,巧妙地传达出对时光的珍视,即便当下看似无用的时光,在未来也可能蕴含珍贵回忆。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在简洁的篇幅里,引发读者对时光意义的深入思考,是一首耐人寻味、富有内涵的小诗 。
🔸🔸🔸🔸🔸🔸🔸🔸🔸
2
散皮作品
☘️《 构 图 》
远离丛林,湿地和沼泽
伫立窗前的女人
品味蝴蝶飘浮在玲珑花旁
站在门口的男人,凝神
这个品味蝴蝶的女人
远方走来的男人,急欲进去
寻找那些已经结网的蜘蛛
也许时间和事件没有同构
阳光又一次路过女人的脸庞
远处烈日的山坡上
一条导盲犬,在流浪
❊ ❊ ❊ ❊ ❊ ❊
🌹【吉特赏析】
《构图》意象独特,营造出颇具张力的场景。诗中人物各具姿态,窗前女人品味蝴蝶,门口男人凝神注视,远方男人急欲寻蛛,不同行为交织,似在诉说多样心境与追求。“时间和事件没有同构”一句,增添哲思意味。结尾导盲犬在烈日山坡流浪,画面孤寂,与前文形成对比又有所呼应,拓展了诗的意境。语言简洁却富有表现力,通过不同画面与意象组合,勾勒出复杂又耐人寻味的“构图”,引发读者对生活、时间等诸多主题的思考。
🔸🔸🔸🔸🔸🔸🔸🔸🔸

🔸🔸🔸🔸🔸🔸🔸🔸🔸
3
散皮作品
☘️《 变 化 》
小雨从天上下来的时候
寒冷,顺着绳索一起来了
我躲在衣服里面的躯体无从抵抗
只好把一栋房子披在身上
并且做成伞的模样
让大地举着
❊ ❊ ❊ ❊ ❊ ❊
🌹【吉特赏析】
《变化》以独特意象展现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短短数行构建出颇具张力的诗意空间。诗人将寒冷具象化为可攀附的绳索,躯体与衣服的对抗暗喻生存困境,而“把房子披在身上做成伞”的奇崛想象,既延续了避寒的本能,又赋予庇护所流动的轻盈感。末句“让大地举着”将个体防御升华为天地共生的哲学,在寒冷中生长出温暖的悖论。语言凝练,意象跳跃却逻辑自洽,以超现实手法完成对现实处境的诗意转译,颇具现代诗的先锋气质。
🔸🔸🔸🔸🔸🔸🔸🔸🔸
4
散皮作品
☘️《 万有引力 》
我们设计多种想象把事件还原
让掉到牛顿头上的苹果,返回到树枝
再把苹果退回到花朵,春风
刮回雪花,牛顿被砸的
头痛也在苹果落下之际消逝
落下苹果的那棵树
在牛顿经过时还是一颗没来得及发芽的种子
这样就不会有万有引力
为此,我们还要
把格林的《哲学原理》一个字
一个字还原到刚动笔的样子
把伏尔泰听到的故事,从他的耳朵
将每一个字母回送到
牛顿外甥女涂抹了艳红唇膏的嘴巴里
还要把100年后
伊·特纳在原址上补栽的苹果树
还原回种子
我们装着什么也没有发生
将事件发生的时间一一抹去
直到发现:沿着万有引力
也回不到落下苹果的那棵树
❊ ❊ ❊ ❊ ❊ ❊
🌹【吉特赏析】
《万有引力》以超现实的笔触,构建了一个逆向还原的奇幻世界,颇具创意与哲思。诗人通过大胆想象,让苹果、春风、雪花等自然元素,以及牛顿的头痛、书籍文字等人文符号,一一逆向回归初始状态,甚至追溯至未发生的萌芽阶段,意图抹去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痕迹。这种设定不仅是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一种浪漫化解构,也隐喻着对既定事实与历史必然性的挑战与反思。诗中“装着什么也没有发生”的表述,透露出一种对改变历史无力感的深刻体悟,而结尾“沿着万有引力也回不到落下苹果的那棵树”,则以一种悖论式收束,强化了时间不可逆、历史无法改写的主题。语言凝练,意象跳跃,在荒诞与真实之间游走,激发读者对于科学、历史、时间与人性等多重维度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敏感与深邃哲思。
🔸🔸🔸🔸🔸🔸🔸🔸🔸

🔸🔸🔸🔸🔸🔸🔸🔸🔸
5
散皮作品
☘️《 今又重阳 》
山河依旧,明媚如奔腾的雕像
只是微凉
匍匐的秋草,嬗变的松针
化为土地的颜色,隐藏
极目之处,东方的河流
傲然挺立,扭曲太阳的形状
俯瞰之下,西湖波光粼粼
破碎的镜片,供奉同一个太阳
平原之野,一望无余
正在定制秋后统一的行装
金色的菊皇,光芒被折弯
把菊丝簇拥在胸前
做出燃烧的姿态,模仿太阳
❊ ❊ ❊ ❊ ❊ ❊
🌹【吉特赏析】
《今又重阳》意象丰富,意境开阔,以独特的笔触勾勒出重阳时节的景象。开篇“山河依旧,明媚如奔腾的雕像”,将山河拟作奔腾的雕像,赋予其动态与力量感,“明媚”又增添明朗氛围,“只是微凉”笔锋一转,引出季节的凉意,为全诗奠定基调。诗中意象选取精妙,“匍匐的秋草”“嬗变的松针”,细腻描绘出秋的衰败与坚韧;“东方的河流”“傲然挺立,扭曲太阳的形状”,想象奇特,赋予河流雄浑的气势;“西湖波光粼粼,破碎的镜片,供奉同一个太阳”,画面唯美又富有哲理。结尾处“金色的菊皇”尤为出彩,把菊花比作菊皇,将其“做出燃烧的姿态,模仿太阳”,既呼应重阳赏菊习俗,又以菊的热烈象征生命的力量,升华主题。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通过多重视角与意象组合,营造出雄浑壮阔又不失细腻的意境,让读者在重阳的秋景中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坚韧。
🔸🔸🔸🔸🔸🔸🔸🔸🔸
6
散皮作品
☘️《 晴 朗 》
我的心空阴暗,潮湿的角落
长出蟑螂的智齿
啃啮三百万年的肿胀神经
我从左边转到右边
一朵花,从
左心室迁移右心室
我从右边转到左边
一朵花,从
右心室迁移左心室,那只手
让左边枯萎,还有右边
挣扎着盛放(谁的?)
我发现人性,在十字路口
说:起雾了!
❊ ❊ ❊ ❊ ❊ ❊
🌹【吉特赏析】
《晴朗》意象独特且富有冲击力,以“心空阴暗”“蟑螂智齿啃啮神经”构建出压抑、痛苦的心境,给人强烈感官刺激。诗中“花在左右心室迁移”的描写,新奇地展现内心情绪的波动与挣扎。而“人性在十字路口说起雾了”,将抽象人性具象化,增添神秘迷茫感。不过,部分意象组合稍显突兀,逻辑连贯性上可进一步打磨,使情感表达更流畅自然,让读者更好领悟诗歌所传达的复杂内心世界。
🔸🔸🔸🔸🔸🔸🔸🔸🔸

🔸🔸🔸🔸🔸🔸🔸🔸🔸
7
散皮作品
☘️《 消 费 》
终其一生,不过消费
10头牛,100只
不再吃草的羊,300只
乌龟,500只跑不赢的兔子
牛奶300吨,停止
生长的鸡蛋12000个,消费
天空注入人体的喜怒哀乐,消费
土地供养的酸甜苦咸
思想站在远处,一边
咀嚼着入睡的光阴,一边
书写出回忆的名字
❊ ❊ ❊ ❊ ❊ ❊
🌹【吉特赏析】
《 消 费 》以超现实笔法勾勒消费社会景象,用夸张数字堆砌出物质过剩的荒诞感。牛、羊、龟兔等意象被量化为冰冷数据,牛奶鸡蛋的计量单位更强化了消费主义的异化特征。诗中"天空注入喜怒哀乐""土地供养酸甜苦咸"的通感手法自然元素与人类情感体验并置,形成强烈反讽。后段"思想咀嚼光阴"的意象突转,在物质狂欢中辟出精神反思的空间,书写回忆的行为暗示着对消费主义的抵抗可能。语言凝练,意象跳跃,在荒诞中见深刻,颇具现代诗的批判力度。
🔸🔸🔸🔸🔸🔸🔸🔸🔸
8
散皮作品
☘️《 他 人 》
把自己关进小屋,删除朋友圈
格式掉与世界的一切联系
把Wi-Fi、TV放逐到太空深处
我只想要回我自己
吃饭还是用了人类的方法
睡觉还是动物一样打呼噜
只是省略了语言
省略了直立行走的姿势
我发现我还是像极了某某
好像越来越想念某某,某某
反正不像自己
我信了,我就是个某某
❊ ❊ ❊ ❊ ❊ ❊
🌹【吉特赏析】
《 他 人 》以独特视角探讨自我认知。诗人将自己“封闭”起来,试图隔绝外界,寻回纯粹自我。然而,吃饭、睡觉等日常行为,又让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摆脱人类、动物的本能印记。即便省略语言与姿态,内心深处对“某某”的想念,更凸显出自我身份的模糊与迷失,最终无奈承认自己不过是“某某”的影子。语言简洁却富有张力,通过一系列行为与心理描写,生动展现出个体在自我探寻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引发读者对于自我本质的思考。
🔸🔸🔸🔸🔸🔸🔸🔸🔸

🔸🔸🔸🔸🔸🔸🔸🔸🔸
9
散皮作品
☘️《 虚 无 》
把虚无变成真实,皇帝的新衣
缝制了身不由己的惊叹!惊诧!和惊奇!
“那上衣下面的后裾何其美丽”
人们惊呼。把前所未有当作有
人们感叹。把有中生无当作无
“没有人愿意做一个愚蠢的撒谎者”
只有,一个愚蠢的孩子喊:
可是他什么都没穿啊
从课本读到会心的一笑
立志做诚实可信的孩子
痛苦的是,知道了真相
却被真相劫持
还在炫耀新衣的会是谁呢?
❊ ❊ ❊ ❊ ❊ ❊
🌹【吉特赏析】
《 虚 无 》以“皇帝的新衣”为喻,深刻剖析了虚无与真实、谎言与真相的微妙关系。诗中通过人们的惊叹与孩子的直言,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盲从。“前所未有当作有”“有中生无当作无”等句,巧妙揭示了人们面对虚无时的自我欺骗。结尾“被真相劫持”的表述,新颖且发人深省,指出即便知晓真相,有人仍选择自欺欺人。作品短小精悍,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
10
散皮作品
☘️《 云 》
我要让你万里无云
要你蔚蓝无边
让海天合一
为之,我要下沉
升腾,逃走
找一个地方遁形
这轻重!
这无着无落的飘。
❊ ❊ ❊ ❊ ❊ ❊
🌹【吉特赏析】
《云》以独特视角赋予云别样情感与哲思。开篇“我要让你万里无云”等句,大胆直接,展现出对纯粹、开阔境界的追求,意象鲜明。接着“下沉、升腾、逃走、遁形”等动词连用,生动描绘出摆脱束缚、探寻自由的急切与迷茫,富有动态感。最后“这轻重!这无着无落的飘”,短句有力,以感慨收束,将内心对存在状态的困惑与思索尽情抒发。语言简洁却张力十足,借云的意象,巧妙传达出对自由、自我定位的深度探寻,颇具感染力。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