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作家》等的缘分
李千树
1999年春,山东省委省府于济南市南郊宾馆举办了一次八大国企负责人座谈会,探讨国企改革与发展的课题。
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和常务副省长韩寓群亲临会议并共同主持了座谈会。
山东省八大国企兖矿集团、海尔集团、海化集团等参加了会议。
兖矿集团参加会议的是副总经理兼上市公司兖州煤业总经理杨德玉。海尔集团参加会议的是张瑞敏。
我作为兖矿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副处级秘书,陪同杨副总参加了这次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省委省府的领导,八大国企负责人及其随员外,还有部分国内知名媒体。令我感到好奇的,其中,居然有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刊物《中国作家》和《环球企业家》。其常务副主编兼秘书长李林栋先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中和会后,李林栋先生主动找到我,了解有关兖矿集团的改革发展情况。我简单的为他进行了介绍。他对此竟然很感兴趣,并希望我能为他们写稿和投稿。
自此以后,我就与中国作家协会秘书处建立起来联系。由于所写文章,大部分属于偏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容,中国作协秘书处就大都刊登在了其与中国文学基金会共同创办的另一本刊物,即《环球企业家》中。当然也有少部分文章,由于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就被发表在了《中国作家》上。比如,报告文学“为了进入世界500强”即是。
本来,我的这篇文章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一个更文学化的题目。但常务副主编李林栋先生认为,不妨直接些,就是直接点名企业的目标就是要瞄准世界500强。因为这样或许更有冲击力。那时候,中国的企业对于冲击世界500强,根本就缺乏必要的勇气和信心。我理解李林栋先生就是要以此来博眼球,好鼓舞一下中国企业的人心。也正是有鉴于此,我才同意以此为题。
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发出后,我发现居然与刘心武铁凝张炜刘庆邦等诸名家同在一期,并且是是年该双月刊的首期。所不同的只不过他们的都是中短篇小说,而我的则是报告文学而已。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与这其中的一些人还是有过交集的。我曲师大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就是有关刘心武作品中的思辨性研究。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就曾经与铁凝一起参加同一个座谈讨论会。至于刘庆邦,则是我们煤炭系统的作家,那就更是熟稔。他也曾多次到兖矿集团采风等。虽然没有和张炜有过什么交集,但他的长篇小说《古船》非常有名,特别是获了茅盾文学奖后,更是名声大噪,我一直多所关注。我一直以为,张炜的作品比莫言的正,是属于蕴含人间正气之作。
一篇文章,居然与这么多著名的作家混迹于一起。我既感到很是荣幸,也觉得十分惭愧。本来,我也是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学的,且早年也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及教学工作。但后来阴差阳错,就脱离了教育教学,也脱离了文学领域,竟至转移到企业管理方面去了。从此,所学所进修的,也便多以企业改革改制经济管理为主。如赴上海复旦大学经管学院进修,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修,参加中科院、美国西南大学MBA等学习进修,最后,居然考入南开大学商学院,学习并获得了EMBA学位。这些进修和学习,自然使我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但却离文学创作愈来愈远矣。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吊诡。你喜欢的,不一定就能从事。而你从事的,又有可能成为了你安身立命的根本。生活就是这样杂乱无章,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直到我行将退休,或已然退休后,转了一个大圈的我,这才又仿佛回到了原有的起点。我又开始从事我所喜欢或热衷的文学创作了。既有了时间和精力,也有了热情和激情。虽然似乎已经有些迟了,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有足够的热爱,足够的毅力和意志,相信或许还会挽回一些损失。对此,我有信心。
2025年11月17日夜于济南善居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