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韵征文之二十二
告慰冤魂
——回忆我主办的一起腐尸疑案
作者 金万康
奔腾喘急的金沙江水,在流经云南省永胜县太极乡,一个叫做陡马坎的地方时,由于江心有一块巨石阻挡,巨石西侧的水呼啸而下,巨石东侧的江水因受阻而回流,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漩水湾。几天来附近村民发现在漩水湾中,有一个不明漂浮物时隐时现,随江水漂浮旋转,似乎就是不愿离开这个地方。几个村民出于好奇,将漂浮物打捞拖到岸边。发现是用一床羊毛垫毡包裹着一个什么物件,外用绳子紧紧地捆绑着,便出于好奇打开观看,刚撕开一条缝,就看见一只被江水浸泡得发白,发胀的人脚,几个村民大惊失色,很快就跑到乡政府向公安机关报告。
上面的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的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案情就是命令,受局领导指派,我带领几名侦查和技术人员星夜兼程,驱车赶往现场。一路颠簸到达现场时,已是午夜时分,在乡政府稍事休息。第二天早上,请上现场勘查见证人和乡政府领导,一起赶到陡马坎。对现场和尸体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和检验,发现漂浮物的地方,是太极乡的甘庄村,以金沙江为界,江的西面是云南省大理州的鹤庆县,江的东面是丽江地区的永胜县,在东侧距江边十多米的上方是一条由南北走向的人行小道。往北通往乡政府,往南面通往涛源乡。江东岸地势呈三十五度坡,散居着百十户农家,有梯田和坡地种植着甘蔗和小春作物,很显然这里只是发现尸体的现场,而非原始现场。
当天工作的重点是对尸体的检验,在同志们的协助下,我们解开紧捆着的毡包,一具曲卷着的死尸露了出来,尸体已高度腐烂面目不清,我们详细地记录了男者的衣着、身高,从头到脚逐一检验,发现死者头部有多处遭钝器打击后留下的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触摸时骨擦音清晰,显然这是一起恶性凶杀抛尸灭迹案。
大家忍着腐败尸体发出的恶臭,顶着金沙江干热河谷正午阳光暴晒,我多次询问大家还有哪些不清晰的问题,生怕没有注意到什么蛛丝马迹的地方。现场提取了捆绑用的尼龙绳、包裹尸体的白色羊毛垫毡、堵塞死者口腔的运动裤和其他衣物及其它物品。下午两点多勘查检验结束后,大家返回政府吃午饭。
在返回乡政府的路上,我看着滔滔的金沙江水,九曲十八湾的河道,漩水湾上游分布的村庄和远处茂密的森林、险峻的山峰,我反复思考死者是什么人?凶手是谁?案发的现场在何处?是为什么被害的?这些问题就像漩水湾里的漩涡一样,在脑海中回旋。饭后我叫大家对现场和尸体上看见的情况进行一些思考,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召开案情分析会。
太极乡是新成立的一个小乡,乡政府租住在一院民宅里。也无一间像样的会议室。晚上七点案情分析会开始,除了白天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和当地的治保主任外,几乎在家的所有乡政府工作人员都参加了。我请乡政府领导讲了会议的议题和积极发动群众协助公安机关破案的要求后,我引导大家就这起案件的性质,被害人的身源和如何侦破案件,尽快抓获罪犯等请大家发表意见。与会者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讨论得很热烈,多数发言者从被害人头部遭钝器打击,死后被捆扎抛尸金沙江中企图借江水将尸体冲走,达到毁尸灭迹的目的等情况。很快达成共识,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故意杀人的重大案件,从死者的衣着打扮,手脚上的老茧等情况,初步分析判断为本地人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被害人是因仇、因财、因情或是因什么原因被杀暂无定论。
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我从法医的角度对案件作了如下的阐述和推理:1、案件属他杀无疑;2、死者的死因是头部遭钝器猛力打击,致颅脑重度损伤死亡。3、致伤物(凶器)为铁锤斧头和棍棒之类。4、根据死者的牙齿磨损程度及身体骨骼发育状况推断死者的年龄在四十至五十岁之间。5、根据尸体的腐败程度,在其他地方虽是寒冬,但现场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除早晚温差变化较大外,白天仍觉炎热。再想到尸体被紧捆着一直在江水中浸泡,推断死亡时间在30天左右。6、尸体是在漩水湾中发现的,死者被害的原始现场应在漩水湾的上游。侦查范围应先从上游的太极村,清香坪、张家坪等村呈扇形逐步扩大。
第二天的工作大家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查找被害者身源身份为主,寻找破案线索,第二路以现场提取的罪犯遗留物——绳索和白色羊毛垫毡为突破口,以物寻找犯罪嫌疑人。讲完这些我抬腕看表,又到了深夜时分建议大家抓紧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们踏着朝阳开始走村串寨,我带着第二路的几位同志和当地质保主任进行细致的排查工作,上午时分第一路派人来告诉我们一个兴奋的消息,说已经查清死者是谁了。原来村民在漩水湾中发现一包不明物,解开是一具尸体,是被人打死的,现在公安机关正在调查的事,一夜之间就在十里八村传开了。太极西安清香坪村的一位彝族中年妇女,风急火燎的找到公安干警,诉说她丈夫已失踪很长时间了,还说她丈夫离家时,带着做木材生意的成本两千多元现金。是与金龙村的谢某一起同行的等情况,干警们带着她对尸体和死者的遗留物进行了认真的辨认,该妇女从死者左手中指上的残疾、衣物、还有她亲手为死者手工缝制的鞋垫等确认死者就是她失踪多日的丈夫杨应培。死者身份确定后,失踪前与杨某同行的谢某便成了重点嫌疑对象,第一路人员围绕杨、谢二人的行踪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最后查清二人于11月22 日在张家坪分手后,杨往太极方向回家,而谢到了大理洲鹤庆县的花树村,经多人证实,谢到花树村后就没有离开过。
对谢某的嫌疑排除了,第一路人员查到的线索也中断了。
第二路人员经过两天的跋涉,走访了很多村寨,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第三天中午我们来到一个独户的人家,进屋后发现家里只有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主人给我们烧水沏茶,我对老夫妇说:我们是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下乡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情况,县里每年年末岁尾都有一些救济粮款,发放给特别困难的群众。闲谈中了解到他家姓罗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没有在家,走亲戚去了,这时我环视了他家的室内,他家陈设简陋,几乎没有看到一样像样的东西,老两个穿着破烂,这时我注意到他家辅在火塘边让客人席地而坐的草垫换成了新的,草垫上辅垫的白色垫毡也不见了,(我们事先在排查中已经了解到他家有一床白色的羊毛垫毡,)我立刻警觉起来,认真的观察,又发现火塘边墙壁上有新鲜的铲痕,旁边还有铁锈般的点状物,地面上有新垫上的沙土。这里有可能是凶杀现场的疑问,在我脑海里翻腾。我需要进一步的求证,我便不露声色的对同行的其他人说,你们在这里喝着水,我到外边去方便一下。
我出来后观察到他家居住的茅草屋已十分破旧,坐东朝西,没有院墙,没有大门,北侧有两间同是茅草盖起来的畜厩,他家西面约一公里是金沙江,没有住户,南面住着一户人家与他家相距约三百米,他家西面大约五十米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人行小道,往南通乡政府,往北可通禾家坪村,他家房后北面是一片甘庶地,茂盛的甘蔗快要收获了。我刚到甘庶地里转了一圈,在东北角的一处地埂上发现一堆草灰,走近仔细察看,因为那段时间一直未下过雨,甘蔗林里风也不大,清晰地看出是草垫被烧后的灰烬。当地村民草垫用烂后,还可以放进畜厩,让牲畜踩踏一段时间就是很好的农家肥料,为什么拿到外面烧掉呢?经反复思考,他家可能是凶杀现场的推断逐渐清晰,下一步需要尽快调整侦查方向和力量,此时我冷静的返回他家对同志们说,他家生活困难,可以考虑给予适当救济,向主人道别离开了他家。
离开他家一段距离后,我问同志们在他家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有的说老俩口年纪大了,儿子也可能是游手好闲的人,日子过得很紧巴,有的说火塘边辅了一床新草垫,原来掌握他家有一床白色垫毡也不见,觉得可疑。这时我将我的发现和想法告诉大家,当即决定留下两人,对他家实行严密监控,其他人返回乡政府,通知第一路人员也尽快返回乡政府,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
当天下午我将这几天来的工作情况以及在罗家的发现,以及我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步署通过乡政府唯一的一部有线电话向局领导作了详细汇报,我要求立即拘传罗家老夫妇对他家进行搜查,如发现重大线索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人员依然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对老夫妇讯问突审,一组负责搜查取证和勘查,局领导完全同意我们制定的方案并派出侦查人员来协助我们。并叫我仍坐镇在乡政府全权协调指挥。
两组人员出动后,不久就有好消息传来,在罗家火塘边掀开草垫,发现有新鲜填盖的沙土,刮开沙土见原来坚硬的泥土地上仍可见有陈旧的片状血痕,在火塘东边墙壁上新鲜铲痕的上方发现几处喷溅状的疑似血痕的泥瘢。还找到跟捆扎尸体相同的尼龙绳一根和沾有可疑斑痕的几件衣服,在墙角处找到一把斧头,斧背上发现有疑似血迹的斑痕……罗家火塘边就是凶杀现场无疑。
讯问工作并不顺利,老头开始装聋作哑,从不正面回答问题,继而又讲他家老两个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儿子二十多岁了,也没有找到“对象”家庭如何困难等类的事,讯问人员耐心地讲解党的政策,后来老头干脆不开口了,询问陷入了僵局。我和询问人员商议,让他考虑一段时间,接着询问。在政策攻心的同时,适当抛出我们已掌握的部分证据。一个小时后我直接参与询问,一开始老头仍是故伎重演不吭不哈,我对老头说,有几样东西让你辨认一下,然后给我们做出解释。侦查人员拿出灰白色的羊毛毡和带有瘢痕的斧头放在他面前,老头看到这些他熟悉的物品,傻眼了,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垮了,我让侦查人员给他倒了杯水,让他镇定一下,如实交代。
……老头叫罗明香,他的儿子叫罗贵福,从小好逸恶劳,成天东游西逛,不务正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围群众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他家的日子过的很紧巴,茅屋破烂,穿着寒酸,粮食紧缺。与罗贵福同膠的不少人都已谈婚论嫁,娶来了新娘。父子俩看着周围人家的生活馋涎欲滴,却又不想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们听说西安村清香坪有个叫杨应培的这几年做木材生意。赚到了不少钱,一个畢恶的念头便在父子俩心中萌生。龙年11月22日,罗氏父子以介绍木材生意为名,将杨应培骗到家中,伪装热情款待,父子俩早已准备了斧头和木棒等凶器。当天晚上在火塘边,罗明香几次示意叫他儿子动手,但罗贵福犹豫不决,这时罗明香趁杨应培不注意,拿起斧头朝杨的头部猛击下去,罗贵福见状也操起木棒朝杨的头部猛打,杨的头部被打破血迹四溅,当场毙命。父子俩洗劫他身带的两仟多元现金和一支手表。他俩用羊毛毯将尸体包裹并用尼龙绳紧紧的捆了起来。由其子罗贵福将尸体扛到江边抛入波涛汹涌的金沙江中,企图让江水冲走,不留踪迹,罗贵福返回后父子俩连夜处理现场,将墙壁上喷溅的血迹铲掉,刮掉地面上带血的泥土,抬来新沙土填整地面,烧掉了带血的木棒和草垫。
他们自以为事情做得天衣无缝,但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出逃的罗贵福在鹤庆县黄坪被抓获,父子俩双双落入法网,这起蓄意制造的抢劫杀人凶案在三天内成功告破。
破案后的案情印证了法医当初对案件性质,被害人的致死原因,致伤工具,死亡时间,(从发案到发现尸体刚好三十天),死者年龄为45岁,也在推断的40至50岁之间,基本是准确的。以发现尸体上游划定的侦查范围,以现场提取物为侦破案件的突破口等都是正确的。
半年后的一天,丽江地区中级法院在永胜召开公判大会,当天县法院、检察院和县公安局也在大会上公捕,公判了一批犯罪分子,最后根据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三名被判处死刑,经复核维持原判并下达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枪决。应丽江中院的要求,受局领导的指派,本人以法医的身份被派到刑场执行任务。三名被判死刑的罪犯中,就有谋财害命的主犯罗明香,刑场上,法官和检察官对他们验明证身,问还有什么话要说时,罗明香侧过脸来对着我说,他的罪行严重,服判服法。我问他是否还有别的话要说?他说要求执刑人员利索点。(意即瞄准点让他少受点痛苦)。几声正义的枪响,结果了这几条罪恶的生命。这时我想我主办的这起凶杀案到此画上圆满的何号,被害人可以瞑目九泉了。
~~~ ~~~ ~~~ ~~~ ~~~
作者 金万康
《岁月流韵》文集征稿启事
《岁月流韵》文集现向银发族老同志们发出邀请,请用您的生花之妙笔,撰写锦绣文章,将您宝贵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以回忆录、散文、随笔、书信体等形式展示出来,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辈儿孙,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创新未来。
征文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 内容主题:
1. 存史资政:记录珍贵的历史细节与个人体悟,为后代留下真实生动的时代注脚。
2. 交流互鉴:促进老同志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共享人生智慧与生活乐趣。
3. 启迪后学:用您的故事与经验,教育激励年轻一代珍惜当下、奋发有为。
4. 陶冶情操:丰富晚年文化生活,在笔墨书香中涵养性情,乐享晚年夕阳红。
二、体裁形式:
散文、随笔、短篇纪实、书信体等均可。篇幅不宜过长,散文、随笔2000字左右,短篇纪实控制在5000一10000字。
三、 稿件要求:
真实性:内容须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力求真实准确。
健康性:内容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原创性:投稿作品须为本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或在特定范围内征得同意后可转载,作者应对所投文稿内容及文字负全责,除错别字外,编辑不作仼何修改)。
四、评优奖励
截稿后,栏目将根据阅读量,点赞点评量,并请专业评委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注:编委评委均不参与评奖)
投稿请注明:标题+姓名+原创投稿
(不按格式要求投稿的不予采用)
欢迎企业、机构和个人赞助支持公益
投稿微信:guyu6464
截稿日期:2026年8月31日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