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编者按】
一纸感恩,联结津蜀两地;一份大爱,温暖岁月山河。作者孙振中副局长的这篇文字,以亲历者的视角,串联起与贾秀芳女士从“初闻”到“走近”的温暖历程,让一位心怀家国、情系民生的公益践行者形象跃然纸上。
从三次追加慰问物资、跨越地域拥军爱军,到创办“一分餐”、搭建“积分超市”,再到对己节俭、对人慷慨的生活细节,贾秀芳女士用“敬重老英雄如敬父母”的赤诚、“做事不求回报”的纯粹,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人间大爱。文字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既记录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感恩之约,更彰显了拥军优属、守望相助的时代暖流。
读罢此文,愿我们皆能被这份朴素大爱感染,让感恩与担当在心中扎根,让善意与温暖在世间传递。(300字)

【前言】
此篇文章为叙事性散文(兼纪实随笔),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线索,兼具纪实性、抒情性与思想性,通过具体事件与细节刻画人物、传递情感。(70字)
【散文】
天津之行话感恩
作者:孙振中/四川成都
为期两天紧凑的天津学习与致谢之行,在周日下午圆满落幕。周一回到单位后,我第一时间向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汇报。听完关于贾秀芳理事长及其善举的介绍,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受感动,当即指示我整理相关情况,在适当时候向全局通报,让大家共同学习、接受教育。

一、初闻贾秀芳
初次听到贾秀芳的名字是2024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局双拥优抚处长向我汇报,接到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处来电,称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计划来蓉关爱慰问抗战老兵,希望得到我们的协助。外省市组织专程来成都慰问抗战老兵,自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尚属首次。我高度重视,当即指示双拥优抚处长:“向局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对贾秀芳理事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要按其意愿全力做好协调接待工作”。同时,也请处长向他们介绍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即将开展的“暖冬行动”,探讨是否能够结合推进。
几天后,双拥优抚处长反馈,对方不仅欣然同意参加我市“暖冬行动”,还主动表示愿意支持20万元的慰问物资。随后,一年一度的“暖冬行动”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又过数日,处长再次报告:贾秀芳慈善基金会决定提高标准,将慰问物资总额提升至50万元。
2024年12月18日,由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成都市爱国拥军联合会主办的“暖冬行动”如期启动,贾秀芳理事长率慰问团应邀出席。彼时我正赴新疆边防一线慰问,未能亲临现场。慰问期间,双拥优抚处长通过微信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我未能亲历这一重要时刻的遗憾。待我返蓉后,他第一时间详细汇报了启动仪式情况,并告知:贾秀芳理事长亲临现场后,再次将慰问物资总额提升至100万元。
闻此,我既惊叹于贾秀芳理事长的大爱与善举,也为未能在蓉与她相见而深感不安。我当即指示双拥优抚处长,务必督促市爱国拥军联合会建立清晰台账,确保每一份爱心物资精准送达慰问对象手中,真正传递贾秀芳理事长对蓉城抗战老兵的深情厚谊,并择机向她汇报物资分发情况。
二、走近贾秀芳
时光流转,又到秋冬时节,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新一轮“暖冬行动”即将启动。今年10月初,我向局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拟向贾秀芳理事长汇报去年慰问物资分发情况并致谢的想法,局主要负责同志高度赞同,并安排我带队前往。

于是,2025年11月15日上午,在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场特别的感恩致谢仪式在众人见证下举行。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都市爱国拥军联合会向贾秀芳女士及其基金会敬赠了成都舰模型。仪式结束后,双方座谈深入交流,迅速敲定了新一年“暖冬行动”的合作蓝图:贾秀芳慈善基金会将继续捐赠大米、衣物等暖心物资,计划覆盖成都市全部抗美援朝老战士、伤残一等功臣老战士及烈士父母。

座谈中,贾秀芳女士动情地说:“敬重老英雄不是做慈善,是感恩,是敬重,就像敬重我们自己的父母一样。你不付出我不付出,世界就没有爱了。”她坚定表示:“拥军不分地域,成都不管多少人,我都要做。”谈及如何平衡企业、学院与公益,她淡然中透着坚定:“没特意琢磨平衡,事情来了就一个个干。”她追求高效务实,亲自品尝慰问大米确保品质,不断优化物资包装与规格,却“不把时间浪费在研究抵税上”,认为“交税是给国家做贡献”,节约时间是为了“干更大的事”。



在学院参观期间,我们看到了独具特色的“积分超市”。里面从肥皂、饮料等日常小物,到价值千元的品牌羽绒服、彩电、冰箱等家用大件,一应俱全,每件物品下方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兑换积分。学院鼓励学生通过学院开发的学习系统赚取积分,兑换各类生活用品。


我们听闻,贾秀芳女士对自己要求很苛刻,但对别人很慷慨大方。学院每年冬季都会为每名新入学的学生赠送一套品牌羽绒服,并鼓励学生多领一套寄给父母和写一封家书感恩父母。同事讲,有一次贾秀芳女士可能着急外出,没有注意,穿着一件后背有小空的衣服参加活动,被同事误认为是只苍蝇,拍了她一巴掌。我亲眼目睹了贾秀芳女士在参加完成都舰模型赠送仪式,走出礼堂后,又折返回座位取走她喝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我们看到,一所民营职业学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学院专门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室。这栋三层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室布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容涵盖中央主要领导历年新年贺词、建党精神谱系、大国工匠、老山精神等,政治氛围浓厚。参观者不仅汲取了党的创新理论,加深爱党情怀,更从中感受到贾秀芳理事长关注社会、心系民族的家国育人情怀。
我们还聆听了“一分餐”的感人故事。起因是一名学生想请“贾妈”品尝母亲从老家寄来的馒头。贾秀芳女士由此敏锐地意识到,有些孩子可能因家庭困难而饮食不继,便立即决定在学院食堂开设“一分餐”窗口:学生仅需在小程序支付一分钱,每餐即可获得馒头、米粥和小菜等,确保每日都能吃饱。
在学院里,我们没有看到学生回避老师绕道走的现象,所见皆是阳光自信的面庞。他们遇到老师时礼貌问好、笑容真挚,每位学生都亲切地称贾秀芳女士为“贾妈”。
我们还听到许多动人的故事:贾秀芳理事长亲自带头,率领每名员工扛大米等慰问物资;在这个拥有数千名员工的企业中,无一人离婚;她的儿子仅担任学院团委书记,也曾担任我们调研期间的司机;贾秀芳女士在哈尔滨抚养600名脑瘫儿童,并在家乡每日保障100余名老人和困难群众的伙食……
我深知,贾秀芳女士的人生大爱如同一部厚重的典籍,我们才刚刚翻开扉页。
三、致敬贾秀芳
贾秀芳女士曾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做企业赚了钱,就应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我在想,如果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能拥有她这样的胸怀与见识,社会何愁不和谐,国家何愁不强大,民族何愁不昌盛。
作为一名从军二十四载、转业地方工作已十年的同志,我经历过诸多大事小情,接触和管理过成千上万的人。见过不少企业家和人士行善举、做公益时,总不免考虑抵税、名望等现实因素,而她,却全然不计较这些。
我向来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不论面对重要场合还是寻常事务,总能保持镇定,不容易被外物所动。但这一次天津之行,在遇见贾秀芳女士之后,我却被她那无私忘我的情怀与人世间最朴素也最深沉的大爱,彻底打动、彻底征服。
我衷心祝愿贾秀芳女士的企业越办越好,更期盼像她这样的企业家越来越多。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也一定是所有认识她、了解她的人,共同的祝愿。(2556字)
(作者为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
【作者简介】
孙振中,男,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1972年2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2014年转业地方工作。现任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该同志勤于笔耕,爱好思考,入伍及转业地方工作以来,先后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102字)
共3040字 2025年11月18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