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空雪】
《寒衣节》
授衣节,
名归正。
驱鬼寒衣节,
行孝厚养诚。
蒙福靠真神。
注:①寒衣节应正名为“授衣节”。相传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显示天时,于十月初一早朝,行“授衣”之礼,
民谚:“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即授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添衣避寒时,也将衣服捎给在外戌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表牵挂和关爱。民间又相传起源周朝至宋朝,将这习俗移至十月朔日,周为农历十月初一是入寒冬第一天。
②授衣节演变为“寒衣节”,民间相传秦朝民妇孟姜女十月初一启程,千里迢迢给被于修长城的丈夫范杞梁送御寒衣服。岂不料丈夫已劳累而死埋于长城脚下,遂号陶痛哭,哭倒了长城,她收葬丈夫尸骨后也投海自尽。百姓闻知无不动容,逐渐将每年十月初一蜕变为了“寒衣节”。
③民间视寒衣节与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并称为四大鬼节。
【鹤飞远】
《寒衣节》
文/旷野牧童
露满川。露满川。古苑秋芜连远甸。
孟姜送寒衣,哭断长城畔,哭断长城畔。
霜华重。霜华重。忆昔慈亲缝岁寒。
王祥求鲤鱼,孝感卧冰篇,孝感卧冰篇。
注:①寒衣节核心是农历“十月初一送寒衣”民俗,起源于先秦,又称“十月朝”节,是天子颁赐冬衣,民众备寒衣的礼制节点。
②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③王祥卧冰求鲤的典故,是传统孝道文化《二十四孝》的经典代表故事。
《寒衣节》
文/旷野牧童
鹤飞远,云垂野陌烟光浅。
夜未眠,孤灯残窗波影暗。
缝寒衣,线密情丝绾。
针脚依稀,曾是慈亲浣。
聚短离长,信仰天堂盼。
叹王祥,孝感卧冰篇。
孟姜女,哭断长城畔,传说入非遗。
膝下承欢,岁月催发换。
作者简历:唐永恩,上海人。笔名:乐恩,网名:旷野牧童。基督教爱国人士,区收藏家协会会员。老三届知青,赴皖务农。后任银信干部,公司工会主席等职。现退休,自由撰稿者。爱好文学,收藏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