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之歌
书乐
房 户方
一户一房
方方正正
四四方方
买房租房
都得有房
一夫一妻
一妻一房
无妻无房
有妻想房
多妻多房
妻离卖房
大房二房
三房四房
赖氏百房
进了班房
房事在房
男愁私房
女愁乳房
老愁心房
始愁婚房
后愁开房
先愁租房
终愁病房
左右心房
都愁买房
大房小房
都愁分房
旧房新房
起于产房
厂房票房
在于住房
2025.11.18日晨
《房之歌》以“房”为核心意象,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循环往复的节奏,勾勒出一幅现代人生存图景的缩影。诗中“房”既是具体的生活空间,又是抽象的社会符号,承载着当代人的欲望、焦虑与困境。
一、结构布局:以“房”为轴心的同心圆
全诗采用放射状结构,每节均以“房”为圆心展开:
· 首节以字形拆解奠定“方正规整”的物理属性
· 二至四节展现婚姻与房的共生关系(婚房/多房/法房)
· 五至七节揭示人生各阶段的房之焦虑(私房/病房/分房)
· 末节通过“产房-住房”的闭环完成生命周期的隐喻
二、修辞密码:双关语的社会批判
诗人巧妙运用汉语同音多义特性:
· “房事”从闺阁秘语延伸为生存困境
· “乳房”与“私房”构成身体与物质的对话
· “票房”“厂房”暗指文艺创作与工业生产皆离不开空间载体
· “班房”的突然介入,将住房问题提升至法治维度
三、意象系统:囚笼与庇护的二重奏
诗中建构的矛盾意象群:
· 方正格局对应着规矩束缚
· 婚房孕育希望而病房终结人生
· “赖氏百房”的典故警示贪欲的坍塌
· 左右心房的血脉搏动与钢筋水泥形成生命与物质的对抗
四、哲学追问:空间与存在的现代悖论
诗人触及深层存在之思:
· 当住房从生存必需品异化为身份象征
· 当空间占有量成为幸福度量衡
· 当人体器官(心房/乳房)与建筑空间产生病理性关联
· 最终在“产房-住房”的循环中揭示:人类既是空间的创造者,又是被空间塑造的囚徒
这首看似直白的诗作,实则以先锋的語言实验构筑了当代文明的寓言之屋。每个方块字都成为审视现代人生存状态的镜窗,在平淡叙述中埋藏着深刻的时代批判。
作者档案孙树悦: 笔名术乐。毕业于东北农学院;曾出版长篇小说《凸凹》《采油树下》《板篮之根》三部;出版诗集《乐游集》《乐思集》《绿风拾叶》《星河诗卷》四本;出版学术专著《保护地蔬菜生产系统运筹与模型》一部;曾发表电影剧本《葡萄架下》《风衣》等作品;曾是“大庆风华工贸公司”经理等六个企业法人代表;曾获“大庆市劳动模范”“大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曾获大庆市科研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以上内容百度孙树悦,可查到。)现退休,居北京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