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军旅书画院安丘分院副院长郭秀梅向中华名人李佃栋捐赠石榴画作
记者:李学富
翰墨传情,笔端见心。一场艺术与英雄的对话,在榴火丹心的画卷中悄然定格。

为庆祝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召开,中国新农村文学纵横文化联谊会在安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交流活动。活动中,安丘军旅书画院副院长郭秀梅将其精心创作的石榴画作《榴实正红》赠予中华名人、一等功臣李佃栋先生,以艺术致敬英雄,成为联谊会上的温馨一幕.这幅作品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石榴成熟时硕果累累的景象,寓意着功臣的功勋卓著与人生事业的圆满丰硕。
捐赠现场,李佃栋即兴为画作题款,以书法回应深情,艺术与英雄的对话成为联谊会最动人的瞬间。

这幅作品不仅承载着郭秀梅对英雄的崇高敬意,也融入了李佃栋作为军旅书法家的艺术感悟,成为一幅完整意义上的艺术珍品。
一、 石榴画作的深情与匠心
郭秀梅师承中国重彩石榴画派创始人刘林贵,是其嫡传弟子。她的石榴画作继承了重彩石榴画派的独特风格,同时融入了个人艺术领悟。
她以“紫韵”为号,注重色彩浓郁饱满,构图大气磅礴。在《富贵吉祥》中,她运用浓淡相宜的红色渲染石榴果实,以墨色勾勒枝叶,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家族兴旺,而郭秀梅的画作更赋予其更深层的寓意——累累硕果代表着丰收与成就,裂开的石榴露出饱满籽实,则隐喻着无私奉献与成果分享。

二、李佃栋的题款与艺术回应
接受画作后,李佃栋仔细端详作品,当即挥毫题款,以书法形式在画作上留下墨宝。
题款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画作内容的提示、说明,更是观赏者情感的抒发、画意的延伸,从而丰富了画作的文化内涵。李佃栋的题款既表达了对石榴画作的赞美,也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

作为一位著名军旅书法家,李佃栋的题款风格融合了军人的刚毅与文人的内敛。他的书法笔墨既有军人气概,也具备传统书法的韵味,与郭秀梅的重彩石榴画相得益彰。
李佃栋的题款内容与郭秀梅石榴画作的寓意形成呼应。石榴因其籽多、颗粒饱满,而且于皮壳内紧紧抱成一团,象征着家庭和和美美、团结一心;因其成熟时果皮自然裂开,露出红玛瑙般的浆果,因此便有了笑口常开,好运常来的美誉。

三、 两位艺术家的爱心情怀
郭秀梅赠石榴佳作,李佃栋题款寄意,二人虽然艺术领域不同,但都以各自的方式服务社会、弘扬正能量。郭秀梅的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地区参展并获奖,她通过艺术创作传播美与正能量。而李佃栋则是一位参加过边境作战、荣立一等战功的英雄。他18岁入伍,在枪林弹雨中多次冒死深入敌后侦察,为部队战斗胜利提供有力保障。因作战英勇,他被授予“老山优秀班长”荣誉称号,并被记一等功。
退役后,李佃栋转业到地方工作,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他深入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结合军旅生涯为学生们讲述爱国主义精神,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这种艺术与英雄的结合,超越了简单的礼品馈赠,成为两种不同形式奉献精神的对话与融合。郭秀梅的艺术才华与李佃栋的英雄事迹相得益彰,共同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四、艺术活动与双拥工作的深度融合
随着李佃栋的题款墨迹渐干,一幅重彩石榴图见证了军民融合的深厚情谊,也串联起两位艺术与英雄的动人故事。
郭秀梅特意选择将石榴画作赠予李佃栋,体现了对英雄功臣的崇高敬意。她表示:“李佃栋同志在战场上是英雄,在地方是模范,他的精神就像这石榴一样,无私奉献出最珍贵的果实。”

接受捐赠时,中华名人李佃栋难掩激动之情。他仔细端详画作,感慨道:“这份礼物非常珍贵,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对我们老兵精神的认可和鼓励。石榴的寓意很好,我们这些老同志也希望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结出更多成果。”
此次捐赠及题款活动发生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召开之际,是中国新农村文学纵横文化联谊会举办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联谊会方面表示,此类活动今后将定期举办,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进一步弘扬爱国拥军精神。

网友随性自由先生写打油小段,送功臣李佃栋先生,画家郭秀梅女士:
石榴牡丹均一样,
都向人间降吉祥。
牡丹花开富贵显,
石榴多籽福寿长。
姜女送画献祥瑞,
功臣题字情义長。
谁道世上无知己,
军民团结志如钢。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