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书轩(10元);岁月静好(5元);草本有情(5元);何景瑞(5元);赵晓霞(5元);李玉娥(15元);洪年松(1元);徐国祥(5元);王淑稳(1元);王建勤(5元);海边竹客(15元);戴汤明(5元);石上清泉(10元);11617(1元);吴惠英(1元);热爱每一天(1元);葛建民(100元);平安(5元);徐强(10元);王永彬(15元);现实加机遇(5元);王南锋(10元);钟世韩(3元);南天猛士(4元);双可(2元);你好(1元);曹志杰(5元);贤子(5元);晚晴(100元)
《圈子里的那些事儿》是草根作家思归(曹志杰)的第四本随笔集,收录其深耕文学圈十余年创作的七十余篇随笔,每篇均附创作背景与心路注解。书中既有个人文学求索的赤诚——从小学肄业的打工仔到创办“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出版近百部文学丛书,记录从“模仿他人”到“活出自我”的创作蜕变;更有对文学圈乱象的犀利剖白:直击作协评职、诗刊用稿的人情交易,痛斥贾浅浅“屎尿屁诗”爆红、奖项互颁的荒诞,揭露草根作者投稿无门、花钱买会员证的窘迫。
全书褪去文坛“雅言”包装,以直白滚烫的笔触,写尽圈子里的声色犬马与文人相轻,也藏着对文学纯粹性的执着——不攀附大咖作序、不迎合流量谄媚,只以亲历者视角,为当代文学圈留存一份“不遮丑、不粉饰”的真实档案,既是个人创作生涯的总结,更是千万草根文学爱好者的心声共鸣。
①真实感戳心,无半分虚饰:区别于文坛“圈内人”的体面文章,思归以“局内人却不随流”的身份,把文学圈的“潜规则”扒得明明白白——从花钱买作协证、约稿却被弃用的委屈,到诗社挂牌遭“狸猫换太子”的荒诞,全是亲身经历的真事儿,读来像听一位老伙计掏心窝子,没有空洞议论,每句都扎在“懂的人”心里。
②犀利度够劲,敢说“别人不敢说的”:不做“和稀泥”的温和派,直面诗坛核心乱象——直言“鲁奖公信力下滑”“大刊约稿都是关系户”,痛批贾浅浅诗歌爆红背后的圈子吹捧,引用胡适“推动进步的是批判者”,字字锋利却不偏激,既是对文坛丑态的鞭挞,更是对文学尊严的捍卫,读得解气又清醒。
③草根视角珍贵,照见千万人身影:书中没有“名家大腕”的精英叙事,只有小学肄业、南下打工的草根作者,在文学圈摸爬滚打的挣扎与坚守——为写稿彻夜失眠、把灵感记在烟盒上,办民刊众筹印刷费、送文化下乡的热忱,像一面镜子,照见所有“爱文学却没资源”的普通人,让“不是科班、没钱没背景,也能爱文学”有了底气。
④文字有温度,犀利里藏着赤诚:哪怕骂文坛乱象时,字里行间也裹着对文学的真热爱——写自己对文字“又爱又恨”,像“被文字咬得又疼又痒”;办“思归客”不赚一分钱,只为帮草根作者出书;哪怕被作协踢群、遭前辈排挤,仍说“文学是照亮黑洞的灯”。犀利背后的这份赤诚,比任何“正能量宣言”都动人,让读者看见:哪怕圈子污浊,仍有人为文学“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