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明珠绘新章
文/盛百珍(辽宁台安)
台安,辽河之畔的璀璨明珠,自建制至今,百余年岁月流转,古韵在街巷间赓续文脉,故事在时光里镌刻辉煌,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岁月的沉香。
韭菜台镇,是渔舟唱晚的诗意栖居。暮色四合时,渔歌伴粼粼波光荡漾;晨曦初现时,霞光染滩涂江天,流动的光影为水乡晕染出静谧生机,宛如一幅灵动的油画。
王坨子村,早已旧貌换新颜。错落高楼取代低矮房舍,纵横柏油路串联家家户户,推门可见的小康图景,是村民用勤劳织就的幸福篇章。
高力房镇,堪称全县经济发展“领头雁”。村村有新项目落地,淡季果蔬大棚依旧热闹——翠绿黄瓜挂满藤蔓,鲜红草莓缀满枝头,反季蔬果既充盈市场,更鼓了村民钱袋,成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亮眼标杆。
黄沙坨镇,坐拥黑土沃野,辽河水蜿蜒穿境,滋养出“人杰地灵”的好风光。春日万亩良田泛新绿,秋日五谷丰登满仓廪,金黄稻浪、沉甸甸玉米穗,每处景致都是丰收的浓墨画卷。
新开河镇,守着生态古渡焕新姿。昔日渡口虽少了舟楫往来,却借特色农业重获生机:樱桃园红果满枝,葡萄架下果香四溢,生态与产业并行,为古渡故事续写新篇。
达牛镇,藏着一段难忘过往。张老道老宅青砖黛瓦,历经风雨仍完好,木门雕花、庭院老树,皆在诉说旧日时光。如今这里成了游人寻史打卡地,每一次驻足,都是与岁月的温柔对话。
西佛镇,把致富路修在田埂上。科学种田理念深入人心,从良种培育到智能灌溉,从绿色施肥到机械收割,现代农业的“双桨”奋力划动,让沃土产高效益,让农民日子越有奔头。
大红旗村,是乡野间的“桃花源”。春日古洞村路两侧桃花竞放,粉白花瓣如云似霞,微风拂过,花香漫街巷、漫田垄,既扮靓乡村,更引八方游客寻春赏景。
新台镇,有潭水映传奇,有稻米飘清香。大明潭水波荡漾古老传说,德生村稻田里,饱满稻穗泛金光,煮一碗新米,香气满庭院,那是家乡最地道的味道。
麦科湿地,是台安的“生态绿肺”。水碧天蓝,芦苇荡随风摇曳,白鹭掠清波、野鸭戏水面,鸟鸣与水声交织成自然乐章。湿地滋养周边稻田,年年结金黄稻穗,生态之美与丰收之喜在此交融。
富家镇,以生态文明绘发展新篇。绿树绕村落,清水流田间,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提升乡村颜值;特色养殖、优质粮油种植同步推进,“农兴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每一笔都写满幸福。
桑林镇,人杰地灵商机涌。金黄玉米是致富“黄金作物”,颗粒饱满的玉米既畅销市场,更延伸深加工产业链;台黑高速桑林站通车,为经济发展插上翅膀,车流带来人流、物流与商机,让桑林镇在发展快车道上疾驰。
西平林场,是夏日“天然凉棚”。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草绿花红点缀其间,相映成趣。走进林场,草木芬芳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听林涛、闻鸟鸣,烦躁心绪瞬间抚平,是城乡居民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桓洞镇,地广人稀藏“宝贝”。草莓、油桃飘香,花生、榛子粒大饱满,每到收获季,农户忙采摘、晾晒,丰收果实既带经济效益,更让这片沃土充满活力。
八角台街道办事处,是台安城区的“活力窗口”。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勾勒城市繁华;清晨时分,雄关迎晓日,街道整洁,公园晨练者笑容满面。和谐氛围、文明风貌在此尽显,处处传递时代正能量。
台东办事处,紧跟时代步伐,在特色农业开辟新赛道。雅化花卉基地里,玫瑰娇艳、百合清雅、康乃馨温馨,绚烂鲜花既扮靓城乡公园街巷,更借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让台安花香飘向远方。福禄考花卉,更成台安县花名片。
春潮涌动,浸润台安沃土;田垄之间,翻滚金色稻浪。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为家乡铺就坚实致富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让每处角落都换上崭新容颜。
我爱家乡,爱这片孕育希望的台安大地;更爱家乡的黑土地,那是滋养万物的根基、丰收的保障;更爱奔流不息的辽河水,它滋养两岸生灵,更承载台安人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源源不断带来前行的力量与希望。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