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云祥暖岁:一枕流年
陈春娥
吃过早饭,我坐在窗前晒着太阳看书,太阳晒得我竟然想眯起眼睛,纯粹享受这在家乡没有过的惬意。
忽然惊觉,退休以后,自 2016 年,到如今 2025 年的冬日,我竟在瑞云祥度过了多半个春秋 —— 人生的后半程,竟有大半时光与这片土地紧紧相拥。
早已记不起初离故乡时,自驾车在地面划出的那道不舍;也忘了最初看到旅居的老朋友们收拾行囊归乡时,心底泛起的那阵空落。
有人问我,是不是年岁长了,心也变得麻木?我只是笑着摇头。不是情意淡了,而是瑞云祥早已悄悄熨帖了所有的漂泊感,把 “他乡” 酿成了 “吾乡”。
如今,朋友来了,就像在家围坐茶桌,从晨露谈到夕阳,说些家长里短、诗画文章;朋友走了,也不茫然四顾,转身便能在书桌前打开电脑,让词汇填满时光的缝隙。这份从容,是瑞云祥用日复一日的惬意,慢慢揉进我生命里的。
常有熟人打趣:“你是作家,本就爱静。等旅居的人们都回了故乡,你该更自在吧?” 可他们说错了,瑞云祥给我的,从不是单一的安静。这里的静与闹,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像老茶里的回甘,浓淡相宜。
偏爱这里的静,是因为它从不是孤绝的冷清。清晨推开房门,走廊里只有服务员轻扫地面的声响,回到房间关上门,世界便成了独属于我的一方天地。可以摊开稿本写些文字,任思绪在字里行间游走;也能翻开画册临摹几笔,让色彩在纸上慢慢生长;兴起时坐在钢琴前,指尖落下的旋律不会惊扰任何人,唯有窗外的鸟鸣轻轻应和。就连去活动室,也从没有 “等待” 的慌张 —— 想 K 歌,麦克风永远静静候在那里,不必担心有人催促;约了朋友打鼓跳舞,场地宽敞明亮,尽可舒展身姿;若是想玩台球、乒乓球,或是凑一桌麻将扑克,也从不用急着 “腾位置”。这份无拘无束的自在,是在家时从未有过的从容。去超市购物,更不用掐着时间报名分时段,慢悠悠地挑拣,看货架上新鲜的蔬果,听收银员笑着说 “阿姨今天又来逛超市呀”,琐碎的日常里,满是踏实的幸福。
也贪恋这里的闹,那是热闹却不喧嚣的温暖。午后的多功能厅里,常有合唱团的歌声飘出来,忍不住驻足,便会被拉着加入其中。和老朋友们一起唱《夕阳红》,唱《我和我的祖国》,声音是那么的嘹亮,每一句都浸着笑意。
常常不断的文艺演出,有人跳广场舞,有人演小品,掌声与笑声裹着暖融融的空气,更迷人的咖啡交谊舞的晚会,漫过整个院区。
就连饭点去食堂的路上,遇见相熟的邻里,笑着问一句 “今天吃什么呀”,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 这份热闹,是在家时独对空房的冷清里,永远寻不到的烟火气。
想起在家独居的日子:一日两餐,常常是一顿多做些,下顿热一热便对付过去。遇上刮风下雨,连出门买菜都成了难事;有时懒得起,便从清晨睡到中午,昏暗的居室里没有阳光进来,日子也跟着变得昏沉。晚上睡不着,就抱着手机刷到深夜,白天又昏昏欲睡,恶性循环里,连时光都变得黯淡。
但是,在瑞云祥,日子是亮堂堂的。一天三餐从不重样,早餐有温热的粥、松软的花卷,午餐有荤素搭配的热菜,晚餐则清淡可口。无论窗外是刮风还是下雨,哪怕下着大冰雹,也不用愁 “没饭吃”—— 到了饭点,食堂里总有冒着热气的饭菜等着。
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光都被填得满满当当:上午学点书画,晒晒太阳,下午去唱卡拉OK,傍晚在广场上踩着软软的地毯上散步,看夕阳把天园公寓染成金色。
更安心的是,若是身体稍有不适,不用慌张地找儿女,也不用奔波去医院,楼下就有大夫总能及时赶来,量量血压,开点药,一句 “放心吧,没大事”,便驱散了所有焦虑。
晚上,大院里的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玻璃窗上的霜花。我坐在书桌前,听着电视机里传来的歌声,忽然明白,当初选择瑞云祥从不是偶然。它不是一座冰冷的公寓,而是用细节织就的港湾 —— 是清晨热乎的粥,是午后无人打扰的书桌,是朋友相聚的笑声,是服务人员那永远的笑脸,是身体不适时及时的关怀。
在这里,我不必为三餐发愁,不必为孤独焦虑,只需安心地做自己:写喜欢的字,画喜欢的画,见喜欢的人。
原来最好的晚年,从不是固守故乡的旧时光,而是在某个地方,能把日子过成诗,能让心找到安稳的归宿。瑞云祥于我,便是这样的所在 —— 一枕流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查看全文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