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山河处,文心逐云行
——读朱强新著《行云》有感
文瑞/文
近日,收到朱强寄赠的新著《行云》,感慨良多。
《行云》封面上一行话,乃点睛之笔,我颇以为然。朱强认为,“血水与汗水浇灌的土地,他们以及我们的故事在不断蔓延、繁殖。”所以,有《行云》这部书的出现。是呵,供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脚下这块土地,都承载着无数先人耕耘的痕迹与精神的积淀。一代代先人,不仅以体力耕耘这片土地,更用灵魂与笔墨,记录一个个时代的发生与结果,用文字滋养着这片家园。而朱强的《行云》,正是这一文脉的当代延续,他以灵魂之笔,凭借一双慧眼,将生活的所见所思,一一凝练于文字之中。
曾记得,南昌青山湖畔。茶烟袅袅的化文书店里,我与朱强及一簇茶人散坐于此。一不小心,佛珠散落在青花纹的坐垫四周,“福洒满地”的笑语中,禅乐依旧,轻绕如丝。那是发生在2011年春日的故事。彼时,朱强刚到百花洲任职不久,我则在一家五百强企业供职,彼此常借公务之余聚首,听他以古调吟诵《将进酒》《赤壁赋》,听我说赣州古城的宋明旧事。如今,再读他的新著《行云》,稼轩路、卫府里、茶芫下、古城墙、辛弃疾、乔迁之宴……一个个稔熟的地名、人名或俗事,如行云流水一般在他的笔下呈现,字里行间的熟稔感扑面而来,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茶气萦绕的一个个午后。正是这份对故土人事的深切联结,让《行云》自翻开便透着“墨染山河处,文心逐云行”的底色——他以笔墨为舟,载着我穿越了更辽远的时空山河。
稼轩路的名字,是当年我为家乡奉献的。初衷只是将一批名山、名镇、名村、名人,从山乡田野或历史深处聚拢过来,为赣州新开发的城区道路安放些滋润人的文化符号。如朱强所说:“稼轩路作为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条寻常街道,可说处寥寥。人们沉沦于生活的琐屑中,感受路上的热闹氛围,早已经不记得稼轩留在赣州的深长背影了。”或许正是基于此,朱强不甘于让一条深含文化内容的街道沉沦,便有了行云意象下的宏阔叙事——《行云》。
稼轩路上堂姐家的一场乔迁之喜,让他由少奶奶而起,串联起大伯、叔叔、爷爷及至祖上朱学宾、朱文焌,又及父亲、外公,甚至衍及南宋任职于赣州的辛弃疾,铺展开一场豪华盛宴般的人物与故事。茶芫下与稼轩路两处地名,因他的笔墨开始有了错综复杂的人事交织;番薯、菜籽油、卷心菜等乡野日常,与马路、菜场、砖楼等城市物事,在岁月流转中交叠。其中,普通人的鸡零狗碎与英雄的豪情万丈碰撞,引发出他关于“行云”的哲学思考——“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行云既承载普通人的苦难,也承载辛公般英雄的忧思。
我特别欣赏朱强的这段话:“英雄与普通人都难逃在路上的命运。他们都可能是行云的化身……历史的正面向来由英雄书写,历史中的小日子多数由普通人提供。”这恰是他叙事的精髓——不割裂英雄与凡人,只以笔墨串联起完整的人间。
而《行云》中的《行砖小史》,更将这份“以小见大”写到极致。有一阵子,我们常一起走赣州的街巷,从阳街、阴街到龟角尾码头,从马祖岸到清水塘,他总能从现场撷取文学感应。《行砖小史》便以一块刻着模糊铭文的城砖为主角,让它从宋代窑火中“走”出,砌进城墙听大明晨钟、见清军烟尘、挨民国弹雨,直至躺在当代博物馆。一块砖的千年流转,恰是朱强“墨染山河处,文心逐云行”创作理念的生动注脚:不写空泛山河,只借寻常物事织就历史肌理;不抒浮泛文心,只从烟火日常里打捞精神回响。
十一年前,他的《墟土》在《人民文学》刊发时,我就认定朱强是天生的作家。初识他时约二十年前,他还是高中生,电话里谈论文学条理清晰得不像少年;后来见他的文字,沉稳老道,无半分青涩浮躁,反倒有古代文人的气韵。这份天赋,在《行云》里愈发透彻——他从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写手,而是能从日常肌理中挖出文学金矿的匠人。
优秀的作家几乎都离不开故土写作,鲁迅、莫言如是,朱强亦如是。他对赣州的眷恋,从不是空泛的“热爱”,而是具体到一块砖、一条路、一个人的深情:写砖的前世今生,写路的曾经过往,写人的日常生活,也写墟土上“坚硬又充满流动性的现代城市”与“根从泥土中拔出来的锥心之痛”。这份稔熟让他的文字有根有魂,透着宏阔而不失细腻、苍劲而不失飘逸的美感。
朱强写作的另一特点,是在“回望”与“当下”间找平衡。他写历史是为看懂当下,写故土是为理解自己。《山藏》里,他行走赣南油山,遥想红军游击战士的浴血,更关注如今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存——“新的天地,农民对土地的爱,较之过去,似乎更加地深沉热烈了,因为经汗水浇灌换来的收获总算是自己的了”。这种源自田野的思考,让《行云》不止于怀旧,更有对当下的观照。
总之,《行云》不是普通的散文集,而是他用文心织就的山河长卷:卷里有土地的血泪,有古人的悲欢,也有今人的烟火。他以天赋之笔,以生活为墨,以山川为纸,写下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土地的敬畏、对人间的热爱。
朱强还年轻,未及不惑已有如此笔力,未来不可限量。江西的山水滋养人,也滋养文章——从陶渊明的田园到黄庭坚的诗,文脉从未断过。朱强是江西的骄傲,也是中国散文的希望。我盼着他一直写下去,把更多山河故事、人间烟火写进文字,让更多人知道:在中国南方,有一个叫朱强的作家,正以笔墨追逐着行云,也践行着“墨染山河处,文心逐云行”的初心,追逐着中国人的文心。
2025.11.21于沪上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