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权衡
填词/李含辛
万象森罗,千载兴亡,一局未终。看金戈铁马,终归尘土;朱门酒肉,尽化寒蓬。权柄如刀,分配似秤,量尽人间多少穷?斜阳外,问苍生何往?天道谁躬?
从来得失难同,纵算尽机关总是空。忆秦皇汉武,今安在?田夫野老,笑谈中。利锁名缰,终成桎梏,不如归去钓江风。抬望眼,见星河浩荡,一粟匆匆。
附录
《沁园春·权衡》赏析
《沁园春·权衡》是李含辛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词作。该词以历史兴衰与人间得失为脉络,通过凝练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权力、财富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一、意象构建与历史视野
上阕开篇“万象森罗,千载兴亡,一局未终”三句,以宏阔视角概括人类历史的复杂性与延续性,其中“一局未终”暗喻历史进程的未完成性。随后“金戈铁马,终归尘土;朱门酒肉,尽化寒蓬”四句,通过“金戈铁马”与“朱门酒肉”的具象对比,揭示武力与富贵终将湮灭的必然性。此处的扇面对仗工整,延续了《沁园春》词牌的传统格律要求。继而以“权柄如刀,分配似秤”的比喻,直指社会资源分配的核心矛盾,末句“问苍生何往?天道谁躬?”以问句形式升华至对民生与天道的终极关怀。
二、哲学思辨与价值取向
下阕以“从来得失难同,纵算尽机关总是空”起笔,否定功利性算计的意义。通过“秦皇汉武”与“田夫野老”的对比,凸显历史伟业与平凡生活的辩证关系。“利锁名缰,终成桎梏”化用传统典故,批判名利对人性的束缚,与苏轼“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旷达心境形成呼应。结尾“见星河浩荡,一粟匆匆”巧妙化用“沧海一粟”的意象,在宇宙尺度的观照下,进一步强化了人世渺小、超脱名利的主题。
三、艺术特色与词牌传承
本词严格遵守《沁园春》词牌格律规范:上阕“看金戈铁马”四句采用首字领格隔句对,下阕“忆秦皇汉武”等处保持扇面对仗结构。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作者将历史反思与个人感悟相融合,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其语言既保有古典词的凝练典雅,又蕴含现代人对历史规律的理性认知。
该词通过历史场景的铺陈与哲学命题的探讨,完成了从具体史实到抽象思辨的升华,既延续了辛弃疾、陆游等词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体现出对永恒人文价值的追求。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