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粤港澳首次联办15届全运会大获成功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025年11月21日晚,深圳前海的海面被璀璨的灯光点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前海欢乐剧场举行。
第十五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本届全运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将办赛工作与推动三地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共同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乐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据悉,自11月9~21日为期13天的第十五全国运动会,共设34个竞技比赛项目和23个群众赛事活动,共有1.4万多名运动员和约1.1万名群众运动员参加。有5人3队8次超8项世界纪录,10人4队14次创/超13项亚洲纪录,10人4队15次创14项全国纪录。令人可喜的是第十五全国运动会上,一大批年轻小将脱颖而出,展示了中国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人才辈出、走向世界夺金争冠的良好趋势。
11月21日晚上闭幕式上还为国内外数亿观众举行了主题为《星辰大海》的文体展演。亿万国内外观众通过互联网多媒现场实况转播,看到一张巨大的“白纸”缓缓从海中升起,一角卷起,如同被无形之手轻轻掀开——以海天为幕,以城市为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把闭幕式搬到了美伦美奂心粤港澳海滨实景舞台。
随着《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与多组机器人、萌态喜人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一起做起了广播体操,参加本次全运会的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来到舞台中央。在过去的十多天里,他们顽强拼搏、奋力向上,不屈不挠、团结友爱,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新的发展成就。
“冲冲冲,看我气势如虹,让那梦想升空,跨越巅峰……”苏炳添、马龙、潘展乐等运动员共同唱响了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随着十五运会在粤港澳三地的深入人心,《气势如虹》凭借激昂的旋律与励志的内核迅速“破圈”,引起席卷全国的传唱热潮。连日来,普通话版本与粤语版本的会歌在三地同频唱响,赛场内外的学唱、快闪、会演活动此起彼伏,让全运激情传遍大湾区的每个角落。
20时30分许,全运会会歌奏响,全运会会旗徐徐落下,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里熊熊燃烧了13天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全运会会旗移交到2029年第十六届全运会主办地湖南省代表手中。
此时此刻,曾在开幕式上惊艳登场游弋的“鳌鱼”又来到闭幕式现场。它的到来拉开了文体展演《星辰大海》的序幕。
水面荡漾着波光,映照在屋檐上,可爱的孩子们唱起了浪漫的歌谣《渔歌唱晚》。影像中,萤火翻飞、星辰闪烁,展现出岭南生活的安宁美好。
整个舞台变成一张“纸”,时光被拉回到四十多年前。在文体展演神奇的视觉效果当中,这张‘纸’缓缓破水而出,让我们把深圳、把粤港澳大湾区、把中国的灿烂文化绘就其上。
多媒体直播《星辰大海》共有六个不同的段落,融入了科技元素、岭南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特色,既有舞狮、粤剧等非遗元素,也有现代歌舞演绎的时代精神。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演员共同参与,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伴随着振奋人心的音乐,舞台立体全景式展现“追梦人”建设家园的风采;表演者与机械臂、机器人共同起舞,通过对高新科技场景的艺术化表现,描摹科技发展与生态人文共融的时代风貌。《科创向未来》章节则向人们展示了深圳这座科技之城的无穷魅力。
激昂的音乐中,大屏幕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十五运会的赛场。表演者们以精湛的技巧呈现小轮车、滑板、花样游泳、划龙舟等体育项目的运动集锦,体育运动之美、速度之美、力量之美在这里完美呈现。
突然间,整个舞台消失在水中。碧波荡漾间,时而有精彩的花样游泳表演,时而有巨大龙舟破水而出,表演中华龙舟的男孩子在其中起舞,最后“筑”成了4层人梯,形成一派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非凡气象。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同根、同宗、同源,共筑幸福家园,一首新创作的歌曲《欢迎常到湾区来》展现了“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主题——“一江水,映月儿两端,三地同根,四海共团圆。一颗心,让双手相牵,三山同海,四时共月圆。奔跑吧,奔跑吧,在幸福的湾区,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万物为你鼓掌呐喊;欢歌吧,欢歌吧,在这共同家园,有你有我,与世间一切美好相伴。”从粤港澳运动员点燃寓意三地同心的“天海之冠”主火炬,到21日夜别离时三地演职人员在海天之间合奏“大湾区交响乐”……。
笔者志清认为,这场首次由粤港澳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于一湾碧水间留下独特记忆,也在星月交辉中,愈加深刻地映照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家。为此特赋《好时光》为评为纪。
十五全民盛会,
携港澳、粤深香。
康体健身争竞技,
比拼赛特长。
运动新面貌,
破纪录、靓儿郎。
喜看群英少,
夺冠好时光。
一一20250年11月2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