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歧路
老渔夫的小船在迷宫般的河汉间艰难北行。连日的阴雨让水位上涨,原本熟悉的航道也变得陌生而危险。为避开可能的盘查与险情,他们不得不绕行更偏僻的水路,进程缓慢得令人心焦。
沈文谦的伤势在潮湿与颠簸中反复。双腿的知觉时好时坏,剧痛与麻木交替折磨着他。老渔夫从沿途村落讨来的草药只能勉强压制寒气,却无法根治。他大部分时间昏沉躺着,仅靠稀薄的米汤和求生的意志维系。
这日傍晚,雨势稍歇。小船驶入一片芦苇密布的水域。沈文谦在剧痛中醒来,听见老渔夫正与另一条小渔船上的老者隔水交谈。
“……北边黑水荡?去不得哟!”那老者的声音带着恐惧,“前些日子来了伙外乡人,凶得很!占了废弃的龙王庙,听说……是北边退下来的溃兵,带着家伙哩!”
溃兵!沈文谦的心猛地一沉。乱世之中,溃兵比土匪更可怕。
“多谢老哥提点!”老渔夫连忙道谢,撑着船飞快离开。
待离得远了,老渔夫才忧心忡忡地对舱内道:“后生,听见了吧?北边去不得了。那些杀才可不讲道理!咱们还是往回走吧?”
沈文谦挣扎着撑起上半身,透过船篷缝隙望向北方昏暗的天际。溃兵……家人仓皇北逃,会不会正是为了躲避这些人?还是……更不幸地落入了他们手中?
他不敢再想下去。
“老丈……”他声音虚弱却坚定,“不能回头。我家人……可能就在前面。我必须去。”
“可你这身子……”
“爬,我也要爬过去。”沈文谦惨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近乎偏执的光。
老渔夫看着他瘦骨嶙峋却异常坚决的样子,重重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小船在暮色中继续前行,只是速度更慢,更加小心翼翼。沈文谦躺在舱内,紧握着胸前的残卷,仿佛能从那些模糊的字迹中汲取力量。文信国公当年面对的是蒙元铁骑,他如今面对的,不过是些溃兵流寇,何惧之有?
这个念头让他稍稍振作。他示意老渔夫靠岸,用烧焦的树枝,在岸边一棵歪脖子树的隐蔽处,再次刻下一个潦草的箭头,指向北方,并在旁边用力划下两个字:
“危,速。”
这是他唯一能做的。警告可能存在的后来者,也为自己留下最后的踪迹。
夜色渐深,小船悄无声息地滑入通往黑水荡的河道。前方黑暗浓重,水声呜咽,仿佛巨兽张开的咽喉。
歧路在前,吉凶未卜。
第三十四章 断桨
林慕云亲率的三条快船,正以最快的速度劈波北上。船身轻便,水手精锐,虽逆流而行,速度却远非之前庞大船队可比。
甲板上,林慕云凭栏而立,任凭疾风吹乱花白的鬓发。他手中紧握那件孩童血衣,目光如鹰隼般扫视两岸。每过一处河湾,每见一处村落,他都要下令靠岸查问。线索时断时续,希望渺茫如星,却支撑着他不敢有片刻停歇。
“家主,前方即将进入黑水荡水域。”经验丰富的老舵手上前禀报,面色凝重,“此地水情复杂,暗礁丛生,且……近日传闻有溃兵盘踞,恐不太平。”
林慕云眉头未皱:“可有其他路径绕行?”
“有,但需多绕行两日路程。”
“两日……”林慕云喃喃道,眼前仿佛又浮现那血衣的刺目颜色。他猛地一挥手,“不等了!直穿黑水荡!传令各船,戒备!”
三条快船降下半帆,水手们操起长篙利斧,护卫们弓弩出鞘,警惕地注视着两岸越来越茂密的芦苇荡。气氛瞬间紧绷如弦。
河道在此处骤然收窄,水流变得湍急浑浊。两岸芦苇高逾人顶,在风中发出沙沙声响,仿佛隐藏着无数眼睛。
突然!
“咻——噗!”
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尖啸从芦苇丛中射出,深深钉在主船桅杆之上!箭尾剧烈颤动!
“有埋伏!”护卫首领厉声大喝。
霎时间,杀声四起!数十条小舢板从芦苇丛中蜂拥而出,船上尽是些衣衫褴褛、面目凶悍的汉子,手持钢刀弓箭,嗷嗷叫着扑将过来!箭矢如飞蝗般射向三条快船!
“举盾!防御!”林慕云临危不乱,嘶声下令。他一把抽出腰间佩剑,虽年迈,眼神却锐利如初。
护卫们训练有素,瞬间组成盾阵,格挡箭矢。水手们则奋力划桨,试图加速冲出包围。
“砰!砰!”
两条敌船狠狠撞上林慕云的座船,巨大的冲击力让船身剧烈摇晃。亡命之徒挥舞钢刀跳帮而上,与林家护卫绞杀在一起!顿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林慕云挥剑格开一记劈砍,反手刺倒一名匪徒。腥热的鲜血溅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只要能冲过这段最窄的河道……
“咔嚓!”
一声脆响!船身猛地一震,速度骤降!
“不好!尾舵被水中暗桩撞断了!”舵手惊恐的喊声传来。
船,失控了!
更多的敌船围拢上来,如同闻到血腥的鲨鱼。林家护卫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不断有人中箭落水,伤亡惨重。
林慕云看着身边倒下的子弟,看着失控打转的船只,看着那些越来越近的、狰狞的面孔,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难道……真要葬身于此?
第三十五章 暗流
老渔夫的小船,正借着暮色和芦苇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滑向黑水荡深处。越往里走,气氛越发死寂,连水鸟的鸣叫都消失了,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细微声响。
沈文谦强忍腿痛,屏息凝神,侧耳倾听着周围的动静。突然,他猛地抬手,示意老渔夫停下。
“有声音!”他压低声音,极其轻微。
老渔夫立刻稳住船身,侧耳细听。果然,从前方河道转弯处,隐隐传来了兵刃交击声、呐喊声和落水声!声音混乱而激烈,显然正在发生一场恶斗!
两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是……是那些溃兵在杀人越货!”老渔夫声音发颤,握着船桨的手都在抖,“快!快退回去!”
沈文谦却死死抓住船舷,指甲几乎掐进木头里。他听着那远处的厮杀声,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在这荒僻之地,能与溃兵交手的,会是谁?难道是……追来的林家船队?!
这个想法让他浑身血液几乎逆流!
“不……不能退!”他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老丈,靠岸!快靠岸!”
“你疯了!我们去就是送死!”
“靠岸!”沈文谦不知哪来的力气,竟半撑起身子,眼中燃烧着骇人的光芒,“我自有办法!快!”
老渔夫被他眼中的厉色吓住,下意识地将船撑向岸边茂密的芦苇丛中。
小船无声地隐入芦苇荡。沈文谦急促地喘息着,对老渔夫道:“老丈,你水性好,沿着芦苇荡悄悄摸过去,看清是什么人在交手!若是……若是挂着林家旗号的船只,立刻回来告诉我!”
“这……”
“快去!”沈文谦低吼,额上青筋暴起。
老渔夫看着他决绝的神色,一咬牙,滑入水中,像一条游鱼般悄无声息地向前潜去。
沈文谦独自留在船上,紧紧靠着湿冷的船篷。远处的厮杀声时高时低,像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脏。他伸手入怀,摸到那卷冰冷的残破手稿。
文信国公,若您在天有灵,请保佑……保佑慕云他……平安无事。
若真是慕云来了……他不敢想下去。若因他留下的线索,将林家引入这绝地,他万死难赎其罪!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水声轻响,老渔夫去而复返,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
“是……是三条快船!挂着林字旗!被……被几十条小船围住了!死了好多人!船好像也坏了……”
轰——!
沈文谦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几乎晕厥。
真的是他!他真的来了!而且身陷重围,危在旦夕!
第三十六章 火光
林慕云的座船已陷入绝境。尾舵断裂,船只失控地在河心打转,成了溃兵们最好的靶子。另外两条快船试图救援,却被更多敌船死死缠住,自身难保。
甲板上尸横遍地,鲜血染红了木板。还能战斗的护卫不足十人,个个带伤,围成一个小圈,将林慕云护在中央。箭矢已尽,刀剑卷刃,败亡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满脸虬髯的溃兵头目,站在一条小船上,狞笑着举起弓箭,瞄准了被护卫簇拥的林慕云。
“老家伙,还挺能扛!送你上路!”
弓弦拉满!
林慕云看着那闪着寒光的箭簇,心中一片平静。他尽力了。对文谦,对林家,他都尽了最后的力量。只是,终究还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他闭上眼,等待最后的时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看!那边!起火了!”溃兵中突然有人惊惶大喊!
虬髯头目下意识回头望去——
只见下游不远处的芦苇荡,竟冒起了滚滚浓烟!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干燥的芦苇烧得噼啪作响,火舌蹿起数丈高,将半边天空都映红了!
更要命的是,此时正是北风!燃烧的芦苇碎屑被风卷着,如同火雨般向着溃兵船队的方向飘落!
溃兵们顿时慌了手脚!他们的船只大多是易燃的舢板和小木船,一旦被火星点燃,后果不堪设想!
“妈的!怎么起的火?”
“快!快划开!别被烧着了!”
“风向不对!快撤!”
原本井然有序的围攻瞬间大乱!溃兵们顾不得再攻打林家船只,纷纷调转船头,手忙脚乱地试图逃离火场。
虬髯头目气得暴跳如雷,连射几箭想稳住阵脚,却无人听从。眼看火势越来越大,他狠狠瞪了林慕云一眼,不甘地啐了一口,也只得下令撤退。
转眼间,如狼似虎的溃兵船队竟作鸟兽散,仓皇消失在河道拐角处。
绝处逢生!
林家幸存者们都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林慕云猛地睁开眼,望向那片仍在熊熊燃烧的芦苇荡。火光冲天,映照着他惊疑不定的脸庞。
这火……起得太过蹊跷!太过及时!
是巧合?还是……
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如同这突如其来的烈火,猛地窜上他的心头,让他浑身剧震!
他推开护卫,踉跄着冲到船舷边,死死盯着那一片火海,用尽全身力气,向着那个方向,嘶声呼喊:
“文谦——!!是不是你——?!!”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丛书》杂志社副主编。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