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学馆于2018年5月23日在济南开馆,坐落于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路40号山东省作家协会院内,是山东省作协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文学展馆。场馆集文学博物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文学资料收藏、文学展示和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身,同时兼具文学研究、宣传推介和公共服务等多重属性,为齐鲁大地搭建起一座浸润心灵的文学殿堂。开馆仪式上,著名作家郭澄清、苗得雨、任孚先、赛时礼的家属向馆方捐赠了作家珍贵的手稿等文学资料,为馆藏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张炜工作室”正式揭牌,作为山东文学馆建立的首个文学名家工作室,其在发挥文学名家引领示范作用、培育文学新人、繁荣精品创作方面成效显著,学员近两年发表作品数千万字,多人斩获泰山文艺奖等奖项。今年10月,该馆收藏了济南嘉祥籍作家王应礼的作品古体长篇红色英雄史诗《毛泽东颂》历史人物传记《洪宪皇帝》历史性散文集《岁月钩沉》长篇叙事诗《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巾帼英雄杨开慧》诗集《烟雨芳华》《春韵梦澜》《夏韵长歌》。山东省文学馆规划科学,功能分区明确,涵盖山东文学展厅、图书阅览室、临展厅、工作展示室等多个区域,且在设计上巧妙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标识及序厅相关字体选用颜真卿字体,展陈中醒目字体采用王羲之字体,尽显齐鲁文化深厚底蕴。主展厅“山东文学展厅”结合山东文学特色,依据展示空间和功能定位,按时间与内容行进历程分为序厅、历史厅、当代厅和临展厅四个部分,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声像技术和多样化展示手段,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文学交流体验。其中,序厅(一楼大厅)的形象墙采用浮雕设计,造型沉稳大气,艺术气息厚重,右侧以书架造型装裱的《论语》《孟子》等历代名家名篇格外引人注目;山东文学史主展厅位于地下负一层,分为山东古代文学和山东现当代文学两大板块,完整呈现山东文学发展的纵向历程,展厅内不仅涵盖辛弃疾、李清照等诸多齐鲁作家的文学足迹,还专设“鲁军新锐作品”展示区,集中呈现新生代创作者的风采。馆内珍藏颇丰,除了开馆时捐赠的珍贵手稿,更有汪曾祺万字序言手稿、张炜长篇小说手稿等重量级藏品,以及徐志摩乘坐的“济南号”飞机机舱隔板这一特殊展品,极具观赏与研究价值。文学图书阅览室和工作展示室位于馆内二楼,阅览室以半封闭阅读模式为读者营造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工作展示室则通过液晶显示屏实现展示内容实时更新,满足不同需求;此外,馆内还专设优秀影视作品放映室与红色影视片库,常年向社会开放服。在参观服务方面,山东省文学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30-16:00),个人登记后可自行参观,团体需提前电话预约。开馆以来,伴随着馆藏资料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文学公益活动的逐步实施,山东文学馆陆续开展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文学成就展、《山东文学》杂志创刊70周年回顾展等专题展览,以及沂蒙精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常联合学校、社区组织参观学习和志愿服务,并深入基层开展“文学照亮人生”讲座、“黄河大集”赠书等公益活动,持续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学滋养与公共服务,为推动山东文学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持久动力。(综合网络资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