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文学奖”全国首届文艺精品大赛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全国首届,23大机构强强联合】!!
大赛日期:2025年10月26--12月16日
免费参赛、投稿热线(微信):mimengdexiaoyu


作者简介:刘兴文,江苏兴化人,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公众号发表散文、随笔多篇,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水上森林飞鸟图
刘兴文
朋友发来一段视频--万鸟从水上森林惊起的刹那,我的心也跟着腾空而起,再也难以平静。
于是,我来了。在晨曦初露的时刻,站在这片传说中生长的水上森林面前。后来才知,这片上千亩的奇观,原来是里下河兴化地区的人们将原本荒凉和低洼湿地,垒土成垛,亲手种下的奇迹。十万余株水杉与池杉,在此处落地生根,将纵横的河道构建成“垛上有林,林中有鸟,垛下有鱼,水杉林立”的诗画世界。
一条宽广极静的大河,平铺在天地间。静如明镜的河面,映出鸟影绰绰,将天空与水下的世界连成一片完整的梦境。一声鸟鸣,像一根银针,刺破了寂静的鼓面。三两只鸟儿打闹追逐,惊起了栖息的同伴--振翅,腾空,惊鸣!原本平滑如镜的水面,顿时被一圈圈细腻的涟漪搅动,粼粼波光,碎了一池晨梦。
微风渐起,群鸟次第腾空,刹那间鸣声震天,众翼齐挥--原本静如处子的水上森林,霎时沸腾了!
我漫步林间栈道,木板在脚下微微起伏,发出沉闷的响声。微凉从鞋底传来,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树根的腐殖气息,混着水汽的清冽。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肺腑间一片清凉,仿佛能听见树木在水中呼吸的声音。在这里,呼吸不再是生存的需要,而成了一种与天地间的对话。
游兴正浓时,一点温凉的触感落在手背--是鸟粪。在这片野性的天堂里,连馈赠都如此不加修饰,它用最原始的方式,提醒着我作为闯入者的身份,也瞬间拉近了我与这片生灵的距离。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亲密无间”。
白鹭是这里真正的贵族。它们时而静立水面,时而舒展双翼,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凝望着,不觉间,屏住的呼吸也随着它翅膀的节拍,变得轻柔而绵长。这里是白鹭、猫头鹰、黑杜鹃、草鹦鹉的王国,平时有三万多只,最多时可达六万余众。
成群的候鸟如天兵天将一般出现在水上森林,越过自然的边界进入人间,享受烟火生活。而与这些“过客”相比,那些世代居于此的留鸟,才是这片水域上空真正的“原住民”。它们每日的飞行,不是穿越,而是漫步于自家的庭院,早已与这方水土浑然一体。
顺着友人的指引,我看见挺拔的水杉枝桠间,缀着大大小小的鸟巢。巢中的小鸟翕动着稚嫩的翅膀,在父母的守护下,积攒着振翅高飞的力量。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刻,虽不见黄鹂,但那“一行白鹭”乃至千百行白鹭上青天的壮阔,却远胜诗中所绘,让人顿觉古今交汇,诗意与现实在此刻完美重合。
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乘一片木筏,随着水流缓缓前行,我屏住呼吸,俯身看向清澈见底的水面,却看见另一个自己--被水波轻轻晃动,嘴角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那一刻忽然惊觉:仿佛不是我在观赏这片森林,而是森林通过这面水镜,在静静地阅读我的内心。
越往深处,越是宁静。行至密林的沟汊间,蓦然惊起林间水滩上栖息的几只小鸟,扑楞楞的飞走声反而让寂静显得更加完整。
当夕阳渐渐西下,奇迹再次发生。
像是听到某个无声的号令,几百只野鸭一起飞向天空,令人拍案叫绝。黄昏时分,百鸟归巢,浩大的声与影,遮空蔽日,直搅得树影乱婆娑、河水起波澜。或许,只有身处生物多样性丰富之地,才能领略这生命最初、最磅礴的力量。
我忽然明白了。这片森林的奇妙,不在于树长在水里,不在于鸟聚在空中,而在于它呈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在不可能处扎根,在束缚中飞翔。水上的树,空中的鸟,其实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生命的荣光,恰恰在于超越生存的常态。
当夕阳落下最后一抹余晖,我悄然离去。
带不走一片羽毛,也留不住一声鸟鸣。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当我再次走在城市的灯火里,我的胸膛里养着一片天空,我的呼吸里藏着一座森林。每当闭上双眼,就能看见那幅永不褪色的飞鸟图,在心的最深处,徐徐展开。


《华夏文学艺术人才名录(索引)》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全国文艺书籍出版第一品牌。
大典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第一副主编:迷蒙的小雨
一、投稿事宜:
1、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达到入选条件者,按照页码安排稿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