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运河畔的童年 作者曹汝廷
我的家乡在南运河畔,已是花甲之年的我从没离开过家乡。运河弯弯,从村西经过,那里有我难忘的记忆。
孩童时在运河里玩耍嬉戏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梦中,一次次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在那个没有玩具,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去运河里戏水是我们的最爱。一到夏天,运河便成了我们的乐园。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游泳是无师自通的,并且个个好水性,一个猛子扎下去便游到几十米以外。打水仗、扎猛子、游泳比赛.运河边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也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清凉。

汽笛一鸣,商船就要到了。一艘拖轮拖着十几条大木船,木船上装满了货物,前后连接,连绵不断。若遇顺风顺水,那些木船会升起高高的白色风帆,用来提高前行的速度。远看白色风帆的船只航行在水中,给运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很是壮观。若有南下逆水而行,又没有拖轮的船只,只能靠纤夫助力航行。我们只要遇到逆水航行的船只,便会调皮地跟着货船在水中游行,有的干脆扒上船弦和船工嬉戏玩耍。
当时,我们村没有通往对岸的桥,两岸的交通很不方便。两岸的来往,只能用小小的木船作为交通工具,人们把它叫作摆渡。这只小小的木船昼夜有人看守,给两岸的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的便利,也沟通了人们的友谊和感情。看露天电影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文娱活动。那个年代,县里只有一个放映队,在全县轮回放映,一个村子一年轮不上几场,于是孩子们就跟着放映队到邻村去看。记得在深秋的一天,人们得知放映队要到运河对岸的村子放电影。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向运河渡口聚集,摆渡船一趟又一趟地把人们送到对岸。看船人在送走最后一位村民后,禁不住电影的诱惑,也偷偷地看电影去了。10点多钟电影散场了,人们回到了运河渡口,发现摆渡船不知被哪位提前回家的村民划到了对岸。深秋的河水冰冷刺骨,加之河水奔流,对岸又没人,这可怎么办?等着回家的上百人急得团团转。正在大家缚手无策时,突然一位青年脱下衣服,猛地跳进河水中向对岸的摆渡船游去。只见他迅速上船,熟练地将船划回了渡口。大家欢呼雀跃,对他的行为大加赞扬。再看划船的青年已冻得瑟瑟发抖。后来听说他受凉感冒了,好多天都没能去生产队上工。那位看船人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运河岸边,村民们站在水板凳上弯腰担水.肩挑木桶穿梭在田间地头,扬帆北去,纤夫南行,船推水浪.岸随船移...这些情景历历在目,如同昨日。如今,孩子们嬉戏有了专业的游泳馆.南运河已不再有当年的商旅熙攘。摆度船早已被坚固平坦的水泥桥替代……

抚今追昔,深感往事如烟.而童年的经历却永远烙印我的记忆深处,不能忘怀!
作者:曹汝廷
2025.11.23
作者简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