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颇有心计,常能以仁德之面貌待人
昭烈帝戎马一生,三顾茅庐显示求贤若渴
还是要为蜀帝刘备点赞
刘皇叔成一方国君不易
一首七律
与君交流
七律•《三国》之刘备(玄德)
文/龚如仲(Ralph)
黄巾血刃试刀锋,治理平原德誉隆。
义取徐州恭祖让,智攻汉水妙才终。
计听丞相图宏业,典立蜀科正世风。
莫以夷陵断成败,壮哉昭烈一豪雄。
注:1)黄巾血刃:刘备以镇压农民起义军黄巾军起家。
2)治理平原:191年,公孙瓒上表朝廷,保奏刘备为别部司马,任为平原令。刘备治理平原国期间广树恩德,深得人心。
3)恭祖: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陶公听从劝告,最后请德才高于自己之刘备取代自己,担当徐州太守。
4)妙才:魏国大将夏侯渊,字妙才。此人在蜀魏争夺汉中大战中,于汉中之汉水被蜀国大将黄忠所斩杀,继而刘备夺取汉中,实力大增。
5)蜀科:蜀科乃蜀汉之法律。刘备初入蜀平定益州后,着手制定典律,即蜀科。尽管按蜀科执法虽然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世风颇正。
6)丞相: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
7)夷陵:刘备在夷陵大战中被吴都督陆逊以火烧连营之攻势吃了大亏,狼狈逃至白帝城,随后薨于此地。
8)昭烈:刘备去世后被谥为昭烈皇帝,又称汉昭烈帝。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