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小波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因盛产香海棠,乐山在明代便有“海棠香国”之美誉。海棠花是美好、吉祥与和谐的象征,更彰显了乐山的宜居宜业和文化魅力,1989年市政府将海棠定为市花。在乐山绿心公园和海棠广场,春天可观赏到海棠花海的胜景,为乐山这座世界旅游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当您品完了乐山美食,游完了乐山大佛,再去空气含氧量高、负氧离子多的乐山绿心公园走一走,保您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苏轼曾三次到过乐山。1059年苏轼父子三人从眉山赴汴京(今开封)途中,乘船途经乐山,游览了凌云山、乐山大佛等地。苏轼对乐山的一往情深,集中体现在《送张嘉州》诗中,写下了“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等名句。苏轼传世诗2700余首,词300余首,以及大量散文书画;1066年苏洵去世,兄弟俩扶柩回乡,途经乐山;1068年第三次乘船出川经过乐山。难怪苏轼对海棠情有独钟,成就了这首《海棠》诗流传千古。

1、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之态。源自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上,极目远眺使人惆怅。秋风轻轻吹拂天气凉,洞庭微波荡漾树叶落)。泛:摇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翻译】微微春风,轻轻吹拂,春色浓浓,温暖融融。
2、香雾空蒙月转廊。
香雾:指空气中夹杂了海棠香气。源自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空蒙:雾气轻轻笼罩之态。南朝齐谢朓《观朝雨》“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前两句写江上朝雨的景色,宽阔空濛,又略带一些萧索冷落。朔风可感,却无影无形,诗人别具匠心地通过可观可感的雨,把无影无形的朔风形象地描写出来。都城那亭台楼阁巍然屹立在朝雨之中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东晋和南朝是中国历史上士族势力鼎盛时期,出现了王谢袁萧四大家族,谢眺就是这四大家族中谢家的后裔,是继大诗人谢灵运之后,从谢家走出的又一位诗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廊:屋檐下的回廊。转:含义类似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是圆?”中的“转”。
【翻译】海棠花香融入空气朦胧的雾里,月光已绕过了回廊。

3、只恐夜深花睡去,
夜深花睡去:把花比作美人。源自唐玄宗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玄宗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哪里是妃子醉了,不过是海棠花还没睡够罢了),于是海棠便有了美人的意象。
【翻译】只是担心夜深人静时,花儿睡着了。
4、故烧高烛照红妆。
故:于是。红妆,女子的盛妆,指美女,此处用美女比作海棠。源自《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姐听说妹回来,对着门户梳妆打扮),姐妹情深,跃然纸上。
【翻译】于是点燃蜡烛照亮美丽的海棠。
这惜花之举,很像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也恰如《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白居易的惜花诗对后人影响很大,如晚唐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一直影响到苏轼的这首《海棠》诗。
【赏析】令人称道的是,整首诗都没提到海棠,其含蓄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以春风、月光、花香等意象,烘托海棠高洁、娇美、艳丽的朦胧之美,与夜深人静的孤寂气氛,形成强烈的心理感受反差。“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借用玄宗与贵妃典故,将海棠拟人化为美人,通过“高烛照红妆”表达对花的怜惜,隐喻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挽留和珍视。抒发了对海棠花的热爱,语言浅显,富有浪漫色彩。在贬谪黄州的背景下,本诗暗含对生命短暂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饱含对生命的赞美。

【体悟】有人讲,聪明才能学好数学,但学好语文则需要更聪明。从识字开始,学习语文就需要一生不断积累,因此,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引经据典用典故,需要饱读诗书,更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对欲学医学的学子来说,没有超强的记忆力,要慎报其志愿。古时有科举制度,容易做到饱读诗书。今天学科众多,在强调理工科的情况下,我们已没有那么多精力像古人一样了。如果今天写文章还强调引用典故,必然影响国人的创新。胡适认为用典故会导致文学晦涩难懂,影响思想的清晰表达,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然而,今人写文章,仍喜好引用名人的观点,这应当改一改,因为引用过多他人的东西,会约束自己的创新。比如有人写的学术论文,罗列的参考文献比正文还多。
我们说话、写文章、做事,最好不要去追求绝对正确,这正如从一个失败的科学实验中,也会意外获得创新成果一样。在生活中,当然不是要你去挑战道德和法律,而是应该允许有争议,允许毁誉参半,甚至允许无意义。庄子认为无用往往有大用,开放自由的思想才会迸发创新想法,创新才会如喷泉般迸发出来。常见这种情形,某人在重要场合下的发言,以及教师的赛课,往往要求反复打磨和无数人的协同配合,试图做到100%的正确和完美,结果这已不是发言者和讲课者的风格了,而是集体的思想,个人创新则消失在其中。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个人简历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