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飞行将军
毛瑞练
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安子湾村,这个通天河沿岸上的美丽的河畔之家,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日寇的铁蹄踏入我村一带时,许多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加入到抗击日寇的八路军队伍中去,其中有一位便是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第八师师长的毛胜利将军。
毛胜利,原名毛圆祥,乳名“羊儿”,1929年生于安子湾村,三岁丧母,幼时家境贫寒,弟兄五个,他是老五,另有一个姐姐。由于人口多 ,劳力少,家里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靠逃荒要饭度日。据邻居老人回忆,他从小机灵过人,上墙爬树无所不能,从小就是一个顽皮的孩童。上小学时,时常受到大龄孩子的欺负。有一次,有几个大龄孩子在教室凳子上偷偷砸上了锋利的钉子,趁他不注意硬硬把他摁在凳子上,疼得他嗷嗷叫,邻居家老爷说,“羊儿”那痛苦的表情至今令他难忘。平时他不敢往学校带饭,因为那几个年长的顽劣孩子经常抢夺他的食物。
他的童年生活不仅是困苦的,也是受人欺凌的。但是正是处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才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他第一次命运的转机来了——1942年春天,原泰山军分区第四支队廖容标将军领导的八路军部队来到我村,指挥部恰好设在他的邻居家里。当时廖司令夫人刚产下一个男婴,他就经常去哄小孩玩,渐渐地与廖司令夫妇混熟了。部队开拔时,“羊儿”死缠着廖司令要参军打鬼子,刚满十四岁(虚岁)的“羊儿”成为了廖司令手下年龄最小的兵。廖司令夫妇非常喜欢他,并给他改名为“毛胜利”,成了他们夫妇的警卫员。据说,当时连一双鞋子都没有,他父亲含泪望着他光着脚跟部队走的。
起初,毛胜利主要负责给廖司令夫人牵马喂马,他吃苦耐劳,在部队中成长很快,参加了多次抗击日寇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多次立功,逐渐由班长、排长、连长擢升到营长,到解放战争时已经成长为团级干部。全国解放后,解放军组建了空军部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从各个部队精挑细选选拔飞行员,毛胜利被慧眼识中,成为了我军建国后组建的第一批军官飞行员。他是我们莱芜甚至是山东省第一个飞行员。
在严格的训练中,毛胜利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很快掌握了过硬的飞行技术,一次次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中。在他离休探家时,他对我们说,有一次执行任务,航线正好经过家乡上空,他特意降低了高度,他驾驶的飞机在村子西部雕栏山上空至村东鹿野村上空低空盘旋,当时0九公路鹿野大桥正在修建中,他仔细观察了村庄的面貌,表现出了一个远离家乡报效祖国的游子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之后,毛胜利逐渐晋升为空军某部飞行大队大队长、飞行教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为空八师师长。其间曾到阿尔巴尼亚担任空军总教练十年,培养了大批优秀飞行员,为国家赢得了殊荣。
1971年9月,受林彪叛逃事件的影响,他所在的空军某部团级以上干部都受到牵连而接受审查,他也在被审查之列,但很快被查明历史清白,重返领导岗位。
毛胜利将军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它的亲侄子毛为鲜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陕西富平部队当兵,他给从未见过面的五叔毛胜利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叔侄二人竟然相隔一座秦岭山脉。毛胜利立马驱车去见侄儿,两人抱头痛哭,难舍难分,感动得身边干部战士们热泪盈眶,临走时依依不舍,嘱咐侄儿好好在部队锻炼成长,为家乡争光。
毛胜利将军也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对自己的亲属从不搞特殊化。他的亲属多人参军,没有一个在部队受到他的“关照”,最后都复原回家务农。他更是没有为亲戚子女插手找工作,因此有些亲属不理解,说他无情无义,但他却总是说,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走歪门邪道就是对先烈的亵渎,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革命者大公无私的光辉形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毛胜利光荣离休。但他仍然关心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向部队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领导采纳。离休后他多次回老家探亲,喜欢到家家户户串门,从不摆架子,经常给孩子们讲述抗击日寇、推翻蒋家王朝、建设祖国空军的战斗历程,我们这些晚辈们格外喜欢听他讲故事。他谆谆教导我们从小要好好读书,学好真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他还是一个怀旧的性情中人,是一个不记仇的人,他主动去见自己的发小,共同回忆童年的时光。有几个曾经欺负过他的发小不好意思见他,他就主动去找他们玩,好像以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过后,他们说,“羊儿”心胸宽阔,没跟咱们记仇,我们对不起他。
毛胜利的妻子是老红军的女儿,他们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早逝。三个女儿非常优秀,都是“空二代”,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都已成为空军部队的高级干部。
2015年,毛胜利将军在潍坊病逝,享年86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我村走出来的职级最高的将军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们村的英雄人物,是家乡的骄傲,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家乡的人们积极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毛瑞练,中学高级教师,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莱芜区作协会员,曾在莱芜五中、雪野中心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现已退休。热爱文学,作品散文《家乡的花椒树》、《我家的芙蓉树》、《捡栗子》、《怀念家乡的白鹭鸟》等先后在《济南日报》(副刊)、新莱芜官方客户端、莱芜区散文学会公众号及莱芜区作协公众号上发表,并获得广泛好评。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