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贺北京队肖若腾获男子个人全能冠军(依龙谱)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㨗报飞传震九重,京华名将展雄风。吊环稳转鹏抟月,鞍马飞旋凤掠空。
跳马燕,体操龙,单双杠势贯长虹。全能六项皆称绝,笑揽头魁赖苦功。
浪淘沙·贺刘诗雯林高远获乒乓球混双冠军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银网划清穹,珠玉争锋,疾雷闪转势如虹。孤影斜飞星斗转,电掣凝瞳。
挥汗铸真功,几度春冬。小球大宇贯长空。笑睹体坛冠冕处,双杰称雄。
行香子·贺山东队陈展硕获男子一千五百米自由泳冠军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碧水腾蛟,雪浪惊飙。劈涛行、一棹前遥。千钧臂展,百转鳞翱。正风之疾,雷之迅,电之骄。
汗倾平日,志寄云涛。十余年、砺就尖招。粤城星耀,湾海波滔。眺旗皆红,情皆炽,气皆豪。
浪淘沙·贺浙江队十六岁陈妤颉获女子百米飞人冠军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骤起快如风,跑道腾龙。青春身影似飞鸿。百米电光惊四座,谁敢争锋?
汗雨润花红,苦练无穷。今朝折桂赛场中。年少自当怀壮志,笑傲苍穹。
临江仙·关上村狮子窩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翠拥狮峰云作带,杨歧笔架凌空。清溪如练绕芳丛。柳塘描鹭影,稻浪卷山风。
黛瓦粉墻藏古意,松涛谐伴书钟。读耕传世厚家风。醉颜花雨下,诗意画图中。
鹧鸪天·读三国演义有感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江逝兴亡波漾霜,痕湮贤迹雾含光。是非转瞬沉残照,风叶辞枝坠晚黄。
依渚畔,度炎凉,渔樵白发话沧桑。浊醪共酌倾肝胆,世路难平义未彰。
鹧鸪天·百花园菊锋耀申城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霜掠南湾谢百花,申城菊阵破寒纱。银戈列砌攒英气,玉瓣镌锋映晓霞。
峰作障,志滋芽,不贪春艳傲秋华。一声雁唳风云动,百苑俱舒碎锦嘉。
鹧鸪天·浉畔幽菊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短栅清霜浥素纨,茗风送馥入遥天。同倾玉盏酬秋节,斜照疏枝映静妍。
姿淡洁,韵幽娴,不沾浓艳远尘喧。申城菊有孤高格,莫作凡葩妄亵攀。
花前饮·篱菊
文/ 胡峰源(河南信阳)
冻篱凝素玉英洁。暗香浮、霜侵疏蕊。约你寻幽趣,且共我、观花洁。
笑对寒威坚肌骨。翠枝挺、初心难夺。似此清贞姿,你莫要、妄相折。
浣溪沙·乡音系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久别归乡步履盈,亲朋笑迓暖风萦。清尊泛绿叙离情。
曾逐芳丛嬉稚岁,敢追晓日赴征程。霜丝犹系故园莺。
【小石调•青杏儿】贺王曼昱乒乓球女单全运夺冠(课荐谱 中原音韵)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飞电破云光,看银球舞乱霓裳。横拍卷起千钧浪,星驰虎步,风旋雷动,笑傲红妆。[幺] 廿载砺锋芒,汗如泉淬就刚强。今朝夺冠丹霞染,国歌贯耳,金辉映脸,壮志昂扬。
【中吕•上小楼】乙巳孟冬晨步(中原音韵)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霜桥绣洲,寒烟凝岫。风削疏林,泉涩枯潭,沙冷眠鸥。竹木羞,山径悠,朝晖初透,立苍茫袖盈清瘦。
【中吕•上小楼】卢沟晓月(中原音韵)
文/应圣坤(江西萍乡)
霜凝铁钩,霞醒岚岫。烽刻碑铭,浪洗枪痕,云卷旄旒。史韵遒,狮态牛,照今古玉盘如绣。
《故乡的驿站》
文/张腊英(湖北孝感)
老墙剥落成信笺,苔痕是未盖邮戳的方言。
古井轱辘卷起半生漂泊,总在月夜放回原地打捞。
蒲公英驮着夕阳飞远,而根在瓦当的沉默里长眠。
每一个离乡的足印,都成为驿站缺角的砖。
当汽笛割碎晚霞,归来的行囊装满霜花,
驿站忽然开口,用穿堂风轻轻唤我的乳名。
《秋日的落羽杉》
文/张腊英(湖北孝感)
秋日的落羽杉,静立水畔,枝干如铁,刺破薄雾的轻纱。
金红的羽叶在风里低语,像一封封未寄出的信,写满季节的私语。
阳光斜切过林梢,碎成斑驳的金币,沉入泥沼的梦境。
根须浸在冷水中,却举着火焰,燃烧一季不喧哗的壮烈。
候鸟掠过树冠,衔走一片黄昏,留下空枝勾勒天空的轮廓。
倒影在水面颤抖,仿佛大地也在呼吸这迟来的炽热。
它不告别的站立,是时间最沉静的抵抗,
任枯荣轮回,在年轮里刻下无声的诺言。
当风终于卷走最后一片羽毛,湖面浮起整座秋天的骸骨。
而沉默的树,仍以嶙峋之姿,撑住日渐苍茫的天光。
等雪落下之前,它要把火的颜色,种进泥土的深处。
等下一个无人知晓的清晨,再悄然抽出嫩绿的勇气。
《现代诗·寒菊》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霜是最薄的墨
晕开你鹅黄的骨
风刀子刮过篱墙
你不低头,只把香
拧成一缕倔强的线
系住秋最后的月光
直到枯成标本
也不肯让花瓣
向泥土,弯一下腰
七律•卖菜人
文/李平先(山东泰安)
轮碾霜尘月下行,谁人又是起三更?
离家寂寂向何处?去路迢迢知几程?
晓日未曾天际露,寒风犹在耳边鸣。
满车果菜寻城卖,辛苦换钱供学生。
赏析:
李平先老师这首七律紧扣北方地域生活场景,以卖菜人晨行卖菜为核心,质朴中见深情,格律与意境兼具亮点:
一、起承转合自然:首联“轮碾霜尘月下行,谁人又是起三更?”以“霜尘”“月下”“三更”勾勒出凌晨的清冷环境,“碾”字暗写路途艰辛,设问句引发共鸣;颔联承接“起三更”,以“寂寂”“迢迢”强化孤独与遥远,叠词运用增添音韵美;颈联“晓日未曾天际露,寒风犹在耳边鸣”通过“未露”“犹鸣”的对比,突出卖菜人出发之早、环境之寒,细节生动;尾联“满车果菜寻城卖,辛苦换钱供学生”直抒胸臆,点出卖菜人的劳作初衷,质朴中见父爱(或亲情),情感真挚。
二、地域与生活质感:“山东泰安”的地域背景虽未直接点出,但“寻城卖”贴合小城生活场景,“轮碾霜尘”“寒风鸣耳”等描写符合北方秋冬晨景,真实可感。
三、整体评价:全诗以白描手法刻画底层劳动者形象,格律严谨、音韵合谐,炼字见巧、情感真挚,既符合七律的形制要求,又兼具生活温度与地域质感,是一首接地气、有情怀的佳作。
赏析人:刘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