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一夜北风我自眠(下平一先)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一夜狂风啸九天,声威聚汇问窗前。
无情败叶街边舞,有韵飞歌岭上悬。
柏立园林遮淡月,枝摇曲赋落虚弦。
凡尘往事随他去,梦语翻身我再眠。
2025.11.25.
诗评
风夜寄怀,尘心自安——评《七律·一夜北风我自眠》的境与心
这首七律以冬夜狂风为缘起,于声色交织的景物描摹中,藏尽超然物外的人生心境,格律严谨而意趣悠长,将自然之景与内心之境完美融合,尽显古典诗词的凝练之美。
一、起承转合:以景衬情,层次分明
首联“一夜狂风啸九天,声威聚汇问窗前”开篇便造势,“啸九天”以夸张笔法写尽北风的磅礴气势,“聚汇问窗前”则将无形的风声人格化,仿佛狂风特意汇聚于窗前,与诗人隔窗相对,瞬间拉近自然景象与诗人的距离,为全诗奠定雄浑又略带静谧的基调。颔联“无情败叶街边舞,有韵飞歌岭上悬”对仗工整,一“无情”一“有韵”形成鲜明对比:“败叶街边舞”是狂风肆虐的实景,尽显冬日萧瑟;“飞歌岭上悬”则跳出眼前的杂乱,于狂风中听出“韵律”,将肃杀之景写出几分灵动,体现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二、景境深拓:动静相济,虚实相生
颈联“柏立园林遮淡月,枝摇曲赋落虚弦”进一步拓展意境,“柏立园林”以静景反衬狂风的动,松柏的挺拔坚韧与前文败叶的飘零形成对比,暗含诗人内心的坚守;“枝摇曲赋落虚弦”则由实入虚,树枝摇曳的姿态仿佛化作无形的乐曲,落在“虚弦”之上,将视觉景象转化为听觉想象,虚实交织间,更显诗境的空灵悠远,也为尾联的心境升华做足铺垫。
三、尾联点睛:抛却尘扰,心境超然
尾联“凡尘往事随他去,梦语翻身我再眠”是全诗的情感落点,前文铺陈的狂风、败叶、摇枝等景象,在此刻都成为衬托诗人心境的背景。面对一夜狂风的喧嚣,诗人不为所动,反而借此抛却“凡尘往事”,安然翻身再眠,这份在动荡中守得内心宁静的从容,正是全诗的灵魂。它将眼前的自然之景,升华为超脱世俗的人生感悟,尽显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通透。
全诗严守七律格律,平仄协调、对仗精工,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诗人以北风为引,从写景到抒情,从外在景象到内在心境,层层递进,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雄浑之美,又传递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智慧,读来既有画面的冲击感,又有心境的共鸣感,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