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書法今道
文/萬軍民
椽毫洒墨著春秋,
鐵竖銀鈎意未休。
雜丑癫狂充霸主,
沽名自詡競风流。
这首以万军民为名的《七绝·书法今道》以犀利的笔触,对当代书法界某些现象进行了深刻讽刺与批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椽笔洒墨著春秋”,以“椽笔”这一宏大意象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书法家挥毫泼墨的场景,仿佛每一笔都能书写出历史的厚重。这里的“著春秋”不仅指书写内容,更暗含
对书法艺术应承载时代精神、记录历史文化的期许。
次句“铁竖银钩意未休”,则进一步细化书法的形态与气韵。“铁竖银钩"是书法中笔法的典型特征,形容笔画刚劲有力、转折锋利,如铁柱般挺拔,似银钩般锐利。而“意未休"则点出书法家在创作时,其意境与情感绵延不绝,追求的是一
种超越形式的精神表达。
后两句笔锋一转,由赞美转为批判。“杂丑癫狂充霸主”,直指当下书坛怪象:一些所谓的“创新”书法,以怪异、丑陋、癫狂为卖点,甚至自诩为“霸主”,实则是对传统书法美学的背离与亵渎。这种“杂丑癫狂”的风气,不仅扭曲书法的审美标准,更助长了浮躁、功利的心态。
末句“沽名自诩竞风流”则揭露了这些“书法霸主”的真实目的,他们并非真正热爱书法艺术,而是为了沽名钓誉,通过制造噱头、炒作话题来博取关注,自诩为“风流人物”。这种“竞风流”的行为,实则是对书法精神的极大讽刺,也反映
了当代社会某些领域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通病。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对比强烈。前两句营造的雅致氛围与后两句的尖锐批判形成鲜明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批判力度。诗人以“今道”为题,既指当代书法“道”,也暗含对“正道”的呼唤,书法艺术应回归其本质,以传统为根基,以美学为标准,以文化为灵魂,而非沦为名利场的工具。
这首诗不仅是对当代书法界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切期许。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非一时的喧嚣。
万军民,陕西省蒲城县尧山镇延兴村人,职业军人,大校军衔,退休于西安市杨家村第一军干所。长期从事西北军事机关工作,喜爱工作调研与诗词写作,曾有数十篇调研文章在有关刋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