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中华诗艺社龙江分社诗词创作理论研究中心发布:宋继民诗词评论专辑
总编按语
很欣喜又借助韩鸿云和星火先生的《诗评》文章的内引力,再次走进了王玉德先生诗词艺术的境界,又一次感受到作者的脉博的跳动和艺术能量的酝酿及张弛。
对于王玉德先生的诗词作品,我们曾以专辑的形式发表百余刊,在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里对王玉德诗词的成就不再赘笔。重点谈一下对韩鸿云,星火先生对王玉德先生诗词论析的理解。
我们刊发韩鸿云和星火先生的文章尚属首次。但其诗论著述却给我们耳目一新,清风盈怀的感触。
据《中诗报》调查,在三十万人的格律诗词中,合格者只占百分之三。诗敝乱象纷呈,触屏皆在,令人怵目惊心。韩鸿云和星火先生的诗评,恰似在这纷繁的乱象中点燃了熠熠生辉的火炬,烛见了诗词创作理应遵循的圭臬和不应偏离的方向。这当然是对我们当今格律诗词创作的一种警示,鞭策和引领……
韩鸿云和星火的诗评具有三个凸显的特点:
一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他们的评析文章的思维逻辑,文章结构,理论语言,艺术定位,创作导向……可見他们是滿腹经纶,深谙诗艺,博览诗词艺术史的专业作者。可见其文章具有不可罔议的现实意义及文学艺术价值。
二是把握作品主脉,层层深入,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他们在论及王玉德先生的诗词作品时,是从作者的创作主题,意图,意境,布局等创作的主线着眼的。亦议亦评,都尊重作者的原创主脉,然后顺势而深入。因而,论析有据,艺理精道,令人叹服。收到了:好诗共欣赏,艺理相与折的效果。
三是文章清朗,评析理论具有前瞻的助推力。
韩鸿云和星火先生对王玉德先生诗词的论析,除了对王玉德先生的诗词进行全面的评折,提升对作者诗词创作的认知理解和借鉴外,对全网络领域的诗词创作也起到了一种助推的作用,一定会促进网络文学的清朗,幽深和旷远!。
我们欢迎更多的诗人,评论家振笔以待,投身到当前诗词创作的汹涌大潮中来。逆流而上,溯本清源,艺海拾珍,让更多的作者在艺术的创作中绽放芳华!
———总编


红叶寄情处,霞边觅知音——读王玉德老师《重九山中寄友》有感——宋继民(星火)
诗词原文:
重九山中寄友
岭飞红叶壑鸣泉,日落云浮雁唳天。
大路林封传寺鼓,明溪影动牧羊鞭。
寻诗醉遣无双句,寄兴狂歌未尽言。
剪取余霞书偈语,飘摇万里共君勘。
捧读王玉德老师的《重九山中寄友》,初读便被诗中扑面而来的山林秋意裹挟,再品则见字里行间流淌的知己情长,如饮一盏陈酿,初觉清冽,后味绵长。
诗的开篇以“岭飞红叶壑鸣泉”破题,一个“飞”字让满山红叶有了灵动的生命力,仿佛能看见秋风拂过,枫叶如蝶般漫山起舞;“壑鸣泉”则以声衬静,山涧清泉叮咚作响,将深山的清幽具象化。紧随其后的“日落云浮雁唳天”,又把视野拉向高远的天际——夕阳西垂,云朵悠然飘荡,雁群的啼鸣划破长空,秋日落景的辽阔与苍茫,瞬间在眼前铺展开来。这两句诗没有一个“秋”字,却用红叶、鸣泉、落霞、归雁,把重阳时节的山林景致写得如画卷般鲜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鼻尖似能嗅到山间草木的清润气息。
再往下读,“大路林封传寺鼓,明溪影动牧羊鞭”两句,又为静谧的山林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被林木遮蔽的山路间,隐约传来寺庙的鼓声,悠远而肃穆;清澈的溪水旁,牧羊人的鞭影轻轻晃动,带着几分闲适自在。动与静、远与近的巧妙结合,让这幅秋山图既有自然的清幽,又有生活的温情,更显生动立体。
若说前四句是“绘景”,那后四句便是“抒情”,且将对友人的思念写得热烈而真挚。“寻诗醉遣无双句,寄兴狂歌未尽言”,道尽了诗人在山林间的心境——或许是秋景太过动人,或许是思念太过浓烈,他醉酒寻诗,却总觉没有一句能完全抒发心意;即便放声狂歌,心中的千言万语仍未说尽。这份“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怅然,恰恰是对友人最深切的惦念。
最妙的是结尾“剪取余霞书偈语,飘摇万里共君勘”。诗人不写“寄信”,却写“剪霞为纸”,将重阳山间的晚霞化作笔墨,把心中的感悟与思念写成偈语,让它随风飘向万里之外的友人,邀对方一同品鉴。这份浪漫与洒脱,瞬间让思念超越了空间的阻隔,也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它不再是单纯的“寄友”,更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精神共鸣。
读罢此诗,不禁想起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但王玉德老师的这首诗,却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豁达与温情。重阳登高,他见秋景而心生诗意,遇山水而念及友人,将自然之美与知己之情熔于一炉,既有“诗中有画”的雅致,又有“情真意切”的温度。这样的诗,读来不仅是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原来最深的思念,不必满纸悲戚,只需借一片红叶、一缕晚霞,便能传递到千里之外的知己心中。

【作者简介】宋继民,微信昵称星火,中国银行巴彦支行退休员工,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摄影,读诗。

附作者原玉
诗词 | 知音笑傲会重阳·王玉德新韵诗词一辑
重九山中寄友
岭飞红叶壑鸣泉,日落云浮雁唳天。
大路林封传寺鼓,明溪影动牧羊鞭。
寻诗醉遣无双句,寄兴狂歌未尽言。
剪取余霞书偈语,飘摇万里共君勘。
九日诗友登高醉赋
虚置韶华入仕途,惟余朽骨四墙书。
难言褒贬人非用,无奈驱驰业必芜。
笔墨时光重调遣,风情诗酒任酌沽。
霜凋峰岭飞七彩,不逊繁花胜画图。
九日诗友聚西楼
日落城楼赋晚霞,青霜盖地衬黄花。
故人狂放多衰发,颓柳纤柔孕壮芽。
天外寒星察矢志,座中豪气笑生涯。
同吟莫患无权贵,敢愿文昌续庶家。
重九独游
孤独半醉乐郊游,咏唱凭栏望鹤洲。
万里霜高凋九日,一楼雨冷送三秋。
治学敢奋迎风桨,入仕徒劳喘月牛。
笑赋颓山无赘累,清明坦荡到白头。
病游重阳
擎腰曳履踱沙堤,忍看残菊瓣蕊戚。
几处荒亭堆叶冢,一声老雁过芦溪。
神随落日临长岭,病厌寒风倚矮篱。
莫叹衰羸如瘦鹤,骄吟海岳踏春泥。
南乡子·重阳赋人生
霜径点黄菊,七彩山皴染太虚。但见春花方几日,须臾。愧送韶华付逝驹。
登岭耐廻迂,绝顶详勘路九屈。此景真如寻句苦,嗟吁。回首人生释结局。
渔家傲·乙亥九日抒怀
枫染晨曦霞炫耀。林清岩祼新霜罩。劲舞峰头松更俏。金菊傲,何言冷蔽苍天老。
豁目长空寻雁叫。身浮云外山河渺。默忆行吟寻古道。聊一笑,临巅孤寂卧荒草。
孤鸾·花甲访兴安重九抒怀
回眸踪迹。步五彩层峦,长空一碧。骨瘦宽衣带,不泄风云气。蓦然鬓霜雪发,倚颓峰、劭华追忆。历尽山川陡缓,拟斫松削笔。
阅沉浮、文梦难更替。羡身谒璇玑,字陈丹壁。畅舞随清影,顾盼惊孑立。醒来已知幻境,却痴迷、征途千驿。奋履危岩枯叶,伴征鸿豪唳。
渔家傲·重阳宴中赠友人
醉话平生休自扰。高亭共酒空长啸。颓岭秋峰霜料峭。听过鸟。凌云骄唳无烦恼。
休叹靖节归去早。菊香绕径篱边俏。欲辩忘言心净扫。无玄妙。名缰利锁拆开了。
蝶恋花·甲申九日读菊
弹指鬓华周甲近。风雨无痕,甘苦归一瞬。旷野残阳山远亘,云流雁背听秋信。
肃飒霜严催绿殒。璀璨金英,媸艳播香阵。笑共余晖织彩锦,瘦枝露泪情难尽。
临江仙·九日独游
问路岩菊寻寂静,霜高剥露山崖。叶飞虫泣偶咿呀。月低天旷远,田老垄横斜。
小调依稀来岭底,风流散漫亲狎。神思疏瀹境绝佳。词豪摇碧宇,句涌遏云霞。
南乡子·重阳自励
风紧促菊黄。金满田畴四野香。未必临秋说怅惘,思量。来日无多应自强。
岁月履匆忙。春夏倏忽去渺茫。喜有千山飞五色,激昂。涛起訇声作乐章。
虞美人·大病中醉度重九
能逢九日知天惠,煮酒拼一醉。余生窃自作华年,调和志趣化兰荃,步青莲。
霜嚣菊艳矜风采,花瘦香犹在。寒斋冷月病残人,墨研心血溢芳芬,梦长存。
清平乐·重九
金风凄切,笑履峰峦越。雁寄胸怀征角月,落日魂萦红叶。
霜寒雪鬓颓毫,歌吟未敢新潮。不负书香志趣,随鸿比翼云霄。
点绛唇·九九登高
云卷风高,山镶五色歇归雁。垄田荒甸,无奈霜凶悍。
笑履群峰,且喜秋为伴。山绚烂,菊荣松健,生气乾坤漫。
水调歌头·重九山宴醉赋
漫饮百杯酒,醉语讲春秋。当年多少遗憾,浪去水难留。愧对流年齿序,羞顾青春逸趣,时过志难酬。运命定如是,何必枉生忧。
勘训戒,平心绪,再从头。金英吐蕊,不惧重九冷霜稠。莫问无名垒块,抛却黄犊锐气,不屑稻粱谋。坦对桑榆晚,学海再行舟。
贺新郎·重九
彩岭秋霜路。宴山亭、笑说重九,举杯同祝。诗入云天飞五色,染透兴安风物。听雁语、纷纭南渡。日月穿梭驱时序,可敢言、未把年华误?犹悸栗,奈何处。
心安不必思荣辱。看金菊、残阳冷雨,锻成风骨。浊酒溶开伤怀事,侥幸生灵天护。天地冻、纤芽安宿。大好光阴拚一醉,扫苍苔,戏把新词录。清丽句,胜神助。
一剪梅·辛亥重九旅居朗乡登四平山
独踱修林眺大荒。醉在他乡,梦在家乡。风疾雁阵不成行。唳著神伤,默著心伤。
松健千年恃自强。冷对穹苍,坦对沧桑。残秋笑度对雨霜。雨又何妨,霜又何妨。
唐多令·重九山巅诗会
碧水冷长滩,霜锋刻瘦峦。美重阳、景畅心田。莫患凋零摧败叶,枯叶下,宿芽坚。
登顶踏颓岩,乱云岭半环。数雁行、鼓翼同迁。恣意高吟声旷远,韵撼破,九重天。

【作者简介】王玉德,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曾任记者、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苏城诗萃》主编。其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诗刊》《中国楹联》等二十多种报刊。作品收入国家诗词机构选编的《新韵三百首》《中国当代诗库》《中国诗词年鉴》《中国楹联年鉴》《黑龙江当代楹联集》等几十种丛书。主要著作有:《楹联知识浅说》《诗词常识》,诗词集《天籁集》《落英集》《逝川集》。曾编辑二十多部文学作品集。


2025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