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遍多个版本的《人生必游之地》,或查阅旅行社推荐的旅游目的地,你很难找到她的名字。或许她在历史的典籍中沉睡得太久,亦或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她显得沉实低调,她只是在中原这片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默默地劳作,扎实地生长,忽而一夜东风吹过,那孕育多时的绿芽终于破土而出,她长出了青枝绿叶,开出了骄艳的花朵,她令世人刮目相看,也让人开始趋之若鹜,这座城市的名字叫许昌。
许昌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故里,她的禹州是黄帝故邑的一部分。位于禹州市西北崆峒山南崖的逍遥观,相传是轩辕黄帝当年留下的“有熊氏之遗迹”,如今存有金代石碑为佐证。这里还有黄帝修炼的得道庵、黄帝执政的轩辕洞和黄帝问道的马沟等。禹州的简称为“钧”,所生产的钓瓷,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而今仍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在许昌一个钧瓷专卖店中,我选购了一套茶壶,我想这是用取自黄帝故邑土壤烧制而成的器皿,它带着我们民族的根脉,含着中华文化的芳香,用以泡茶会有一番特别的品味。许昌还是曹魏古都,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迁都许昌,称为许都。曹操在这里大力扩建,使之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皇帝居住,外城则住官员和百姓,许都由此面貌大变,具有帝都的气派。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立魏国,并迁都洛阳。次年曹丕以“汉亡于许,魏昌于许”之意,改许县为许昌,这就是“许昌”地名的由来。
在许昌我们参观了曹丞相府,这是一座复古的建筑,也是一个三国文化的展览。在这里我们通过图版、影像、雕塑等,重温了三国那段群雄角逐的历史,了解到曹魏时期曹操的施政,再听了一遍《七步诗》的传说。最令人振奋的是在这里我重读了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朗诵着这首词意积极,气魄宏大的诗篇,心境仿佛又年轻了许多。
许昌还是一座公园之城,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内公园众多,有传颂着灞陵桥故事的灞陵公园,有曲径通幽的西湖公园,有湖水荡漾的北海公园,有洋溢着现代气息的许昌公园。其中最令人称羡的是新建的中央公园,这是一个国家一级城市公园。它南北长4.8公里,宽度为330米,占地3300亩,贯穿东城、魏都及市城乡一体化三个城市的核心区。园内为绿地,湖泊、步道和亭台,而四围全是新建的商店和居民住宅楼。真羡慕这里的居民,公园就在家门口。据说这个公园是比照纽约的中央公园而修建的,纽约的中央公园二十年前我去过,在那片城市森林中,曾寄托着人类给城市留下一片自然的理想,那是19世纪世界城市公园的典范。如今我漫步于许昌的中央公园,对比纽约,这里同样是绿树成荫,同样是湖水荡漾,同样是鸟语花香,空气中同样散发出负离子清新的气味。只是由于新建不久,树木不如纽约中央公园的茂密,但许昌公园却见不到半个流浪汉,有的是系着彩色丝巾的大妈,在音乐的伴奏下,乐不可支地轻歌曼舞。
许昌还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之都。改革开放后,发达的商业都会多半都在东南沿海,而许昌则从中原的这个地级市中异军突起,其中的胖东来是这个城市商业中那颗最耀眼的星。胖东来商业的兴起源自守护食品安全的理念和重义轻利的诚信。其销售的食品或者由自己企业监制,或则经严格检验。其销售的服装,一律写明进货价和销售价。我在胖东来服饰商场里买了两件衬衣,进价是107元,售价为139元,透明合理,童叟无欺。商场服务员态度热情,交货前帮我把衣服仔细检查一遍,看得比我还认真。在许昌我逛过胖东来在老城区的店铺,也考察过他在新区的天使店,若大一个几层楼的商场,均是客流瀑满。其自产的橙汁饮料更是被抢购得脱销,在网购盛行,实体店式微的环境下,胖东来能保持着如此兴旺的势头,实属难得。我想经济的发展,创新业态固然重要,但保留商业中诚信的内核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真谛。
我写许昌,不仅是为了赞美许昌,而是想通过此例,反映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通过我近年在祖国各地的行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广袤的国土上,像许昌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许多,正是这一个个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城市,让中华文明闪耀出璀璨的光辉,越是多游览,越加热爱我的祖国,越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而深感荣幸与自豪……
(照片部分来自网络,未及联系作者,在此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