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家史寄初心,满纸真情励后昆——读卢化南《清明回家上坟记》有感!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翻开卢化南先生的《清明回家上坟记》,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情实感,竟让我几度湿了眼眶。这篇文字没有波澜壮阔的叙事,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最质朴的笔触痛说辛酸家史,用最恳切的叮咛鼓励子孙创业,字字千钧,直抵人心,让我在感动之余,更读懂了家族传承的重量与奋斗不息的力量。
先生在文中追忆先辈岁月,那些浸透汗水与泪水的过往,如在眼前。或许是先辈们在贫瘠土地上的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撑起一个家的温饱;或许是动荡年代里的艰难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坚守初心,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许是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在清贫中坚守道义,在困境中彼此扶持。这些辛酸的家史,没有丝毫的抱怨与沉沦,反而透着一股不服输、不低头的韧劲。先生以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却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家族的繁荣,都离不开先辈们的咬牙坚持;每个后代的安稳,都源于前人的披荆斩棘。这份对家史的真诚回望,不仅是对先辈的缅怀与致敬,更让我们读懂了“今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
更让我动容的是,先生并未止步于追忆过往,而是将这份对家族的深情,转化为鼓励子孙创业的殷切期盼。在他的文字里,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实在的嘱托:他希望子孙们能铭记先辈的艰辛,传承先辈的坚韧,不贪图安逸,不畏惧挑战,敢于走出舒适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他叮嘱后代要脚踏实地,诚信为本,既要怀揣远大志向,也要注重点滴积累,在创业路上稳扎稳打,不负先辈期望,不负时代机遇。这份叮嘱,既有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更有对家族未来的深切期许,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备受鼓舞。
卢化南先生的《清明回家上坟记》,早已超越了一篇普通的纪实散文。它是一部浓缩的家族精神史,记录着先辈的苦难与坚守;它是一封写给子孙的劝学书,传递着创业的勇气与智慧;它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家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忙于奔波,却渐渐淡忘了家族的根与魂。而先生的文字,如同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不忘来路,方能行稳致远;铭记家史,才能汲取前行的力量。
作为读者,我不仅被文中的真情所感动,更从中获得了前行的动力。它让我明白,创业之路从非坦途,但只要传承先辈们坚韧不拔、求真务实的精神,便无惧风雨;它让我懂得,家族的荣耀不在于一时的辉煌,而在于代代相传的奋斗基因。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从家史中汲取的力量,带着先辈的期许与祝福,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追梦、奋力拼搏,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不负先辈,不负时光。
王贵州
202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