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武夷山
(附传说两则)
王炳强
2001年10月,作者入教育部在福建师大设立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习,期间文学院组织学员游览了武夷山,乃有此作。

(九曲河)
美哉武夷,
卅六峰,
风光旖旎;
九曲河,
玉带萦纡,
澄澈见底;
挺拔秀美玉女峰,
鬼工神斧晒布石。
引八方游客共折腰,
双世遗。
东岳雄,
西岳奇;
桂林山,
称第一。
论文采风骚,
皆输武夷
朱公文章昭日月,
柳郎诗词传千古。
众骚人墨客留兰章,
大手笔。


(晒布岩)
(于2001年10月福建师大文学院)
附:武夷山传说两则
1. 玉女峰的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个洪水泛滥、巨蟒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辗转沟壑,无以为生。后来,从远方来了一位叫大王的勇敢青年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沙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从此,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天,天庭玉女驾云出游,被武夷山美景所迷,并下凡与大王相亲相爱。不幸此事被铁板鬼知道密告了玉皇,玉皇大怒,下令捉拿玉女归天,玉女不从,定要与大王结为夫妻。铁板鬼便施展妖法将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鬼为讨好玉皇,也变成山岩横亘在两恋人之间,日夜监视他俩。这就是现在的铁板嶂。从此,两人只好凭借镜台,泪眼相望了!
2. 晒布岩的传说
位于武夷山六曲溪北天游峰下的“晒布岩”,是一座雄伟的岩壁,高达400米,宽约200米。由于长期流水的冲刷,岩壁上留下了数百道直溜溜的流水痕迹。每当夕阳西下,阳光洒在岩壁上,这些痕迹显得格外清晰。俯视溪中,水流中的倒影仿佛无数条黑蛇白蛇在水中游动,景象奇特。雨天时,雨水顺着这些痕迹飞泻而下,宛如瀑布,美不胜收。晒布岩的半壁上有几道深深的斑痕,传说这是仙人留下的掌印。很久以前,九重天上的织女每天都要背着锦囊去采集五彩云锦,配上金丝银线,织成一匹匹绫罗绸缎,献给王母娘娘。一天早晨,负责送布的大仙挑着织女织的云锦来到武夷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忘记了锦担。当他听到天宫里的击鼓声时,才想起锦担已经被晨露打湿了。于是他把一匹匹锦缎抖开,晒在大岩壁上,一直垂到六曲溪边。没想到艳阳高照,到了午间,锦缎被晒化了,溶进了光滑的大岩壁上,慌得大仙用手去抓摸,结果云锦成了条缕分明的晒布岩,而大仙的手印也深深地印在了岩石上。因此,晒布岩又被称为“仙掌峰”。
【说明】
1. 朱公:指宋代理学家朱熹,五十余年生活在武夷山。柳郎:柳永,北宋著名词人,武夷山市上梅乡人。
2. 众骚人墨客留兰章:范仲淹、陆游、辛弃疾等历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许多赞美武夷山的词文诗赋。
3.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1年10月,教育部第一次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万人大培训(全公费)。历时两月,山东省五位语文教师参加在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培训班,聆听著名教授讲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观摩特级教师冯梦龙等的示范课,并赴外市游览参观。一年后,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教育部的证书。
(于2025年11月25日)
【作者简介】
王炳强,又名王秉强。1956年生。济南市语文高级教师,有三百余篇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教学论文刊发在《大众日报》、《济南日报》、《山东教育》、《齐鲁晚报》、《联合日报》、《山东民进》)等十余家纸质报刊及微刊“都市头条”上。诗文结集为《两耕文集》。2023获济南头条和省写作学会联合颁发的”金牌栏目奖”和“竹庐书院奖”; 2024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诗歌奖; 获济南头条“竹庐文艺奖”之“突出贡献奖”。2025年获全国“郦道元文学奖”,现为 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著有《两耕文集》。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