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康州城上
文/山姆外公
主播/完美幸福
初冬,晨曦初绽,天际似被打翻的橙红颜料晕染,如梦似幻。康州城北,山峦连绵,轻纱似的薄雾缭绕其间,缥缈朦胧,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在天地间徐徐铺展。
首缕阳光,如灵动金丝,穿透晨雾的重重帷幕。康州城,这座依西江而眠的城池,在阳光轻柔抚触中,缓缓从沉睡中苏醒。它北靠连绵山岭,西望香山高耸入云,东有三元古塔傲然矗立。此刻,太阳的光辉,正温柔倾洒,为这座城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冬日西江,宛如康州城的守护之河。江水静静流淌,江面上,淡淡袅袅的雾霭升腾而起,让康州城更显静谧,添了几分神秘的韵味。澄澈江水,似一大块碧绿绸带,从香山那头的江面,悠悠铺至三元塔下,仿若为康州城精心系上的华美裙幅。康州城宛如青春勃发的少女,江畔绿岸则如她常佩戴的丝带,让她愈发迷人。
朝阳,从三元塔东边的远山徐徐升起。光芒洒在水面,驱散了雾霭。刹那间,江面波光粼粼,无数细碎钻石般的光芒跳跃闪烁。从香山到三元塔约六十华里的江面上,数不清的货运大船,沿着航道有序前行。顺流而下者,船舷几乎贴着水面,沉稳坚定;逆流西上者,扬起高高的船头,轻盈向上。而在航道外,靠近康州城一侧的水面,大小船只密密麻麻停靠,真有“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恢宏气势。那一江碧水,在阳光照耀下,映天照地,将康州城照得通亮,活力四射、光彩夺目。
朝霞洒满西江,江水染成醉人的橙红,水天相接处,似燃起熊熊烈火。康州城,美得令人窒息。
早晨的西江,渔舟点点,如灵动鸟儿,在染满霞的波光中轻巧穿梭。渔民们摇着橹,唱着歌,摇橹声和着悠扬渔歌,随江风飘向远方,飘进康州城,飘上高高的香山,飘向环抱康城的北岭群山。
北岭群山,由两重山脉构成。站在南山顶,越过浩荡大江眺望,定会被如巨龙起伏的北岭山脉所震撼。往东望去,穷尽视线,便是九市山脉。它似阻断西江后,头也不回地朝东北奔驰,起伏几座山峰,又在三元古塔北面,突然蜿蜒西去。第二重山脉,从东头三元塔的白沙山起,沿西江溯江而上,到康州城西头,陡然高高隆起,那便是康州城的名片——香山。两重山脉环绕康州城,如蜿蜒巨龙横卧大地。山峦连绵,峰回路转,在阳光照耀下,明暗交织,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长卷。
西面香山,高耸入云,似威严巨人,守护着这座古老城市。平日里,便有人踏上登香山之旅,探寻山间宁静美好。周末,登山者更是络绎不绝,皆怀揣对香山独特魅力的向往。佳节,尤其是重阳之际,香山上人山人海。但凡登山之人,无论是平日,还是佳节或是重阳,有的到山间去是为避开喧嚣,享受宁静;有的是为了强健体魄,寻山水之乐趣;有远地慕名而来的,则是为了一睹神仙的脚印:在香山山腰左畔,确实存在一个长度约一尺多、五指具肉纹的足迹,名为“香山佛迹”,坊间俗称“神仙脚印”;此地又因有宋朝、元代的石刻,也被称为“香山摩崖石刻”。大家以登山之姿,感受节日氛围、自然馈赠以及香山的神秘传说。
当你凭毅力与勇气登上香山巅峰,极目俯瞰,太阳洒落在康州城的绝美景色尽收眼底。看呐,高楼大厦在康州大地上错落分布,城市建设沿香山脚下向东延伸,在阳光照耀下,闪耀金色光芒,诉说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再看呐,夕阳把南面山的巨影投进了半边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此刻的西江正被夕阳染成了诗中的模样,美得令人沉醉。远望,帆影点点,百舸争流,霞光万道,尽展康州城蓬勃的生机、充沛的活力。
东面的三元古塔,宛如一支擎天巨笔,直插云霄。太阳照在三元塔上,塔身闪耀着炽白的光芒,显得格外整洁庄重肃穆。三元塔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距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当时知州沈有严为满足老百姓祈求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美愿,倡建了这座三元塔。塔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那精美的雕刻、古朴的纹饰,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微风拂过,塔铃轻轻作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历史的钟声,在向世人昭示康州城的前世今生。
康州城,你是太阳下的宠儿,是大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瑰宝。你的美,让人心醉神迷;你的活力,让人充满希望。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如那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康州城,是西江河畔的一颗明珠,是山岭间的一幅画卷,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首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