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编者按】
11月27日的感恩节,在全球化语境下呈现出多元文化特质,而在中华大地上,它更成为承载深厚情感与精神传承的载体。
本文作者强军先生跳出西方节日的传统框架,以“感恩”为核心脉络,串联起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父母、师长、亲友战友的深情礼赞,既呼应了节日的情感内核,又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立场与文化底色。文章以客观沉稳的笔触,回溯历史征程、描摹现实图景,从政党引领到军队守护,从家庭温情到社会情谊,层层递进地阐释了感恩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展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紧密联结。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书写不仅唤醒了人们的感恩之心,更凝聚了奋进力量,让感恩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307字)
【散文】
感恩之壤: 文明根脉
与时代担当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当秋末的余温漫过岁月的门槛,11月27日以感恩节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铺展成一幅多元文化交织的图景。这个源于北美传统的节日,如今已超越地域边界,在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碰撞中,衍生出兼具情感温度与时代内涵的价值表达。在这一天,乌克兰局势的关键节点暗藏着和平的祈愿,《小丑爸爸》的温情叙事传递着人性的暖意,跨国营销的商业浪潮涌动着合作的机遇。而在这片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上,感恩早已不是外来节日的简单复刻,而是深植于文化基因的精神传承,是对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由衷礼赞,更是对那些守护岁月静好、托举民族希望的身影的深情致敬。
感恩的深层意蕴,首先镌刻在政党引领的时代征程中。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启航,到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脱贫攻坚战中,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让小康之花绽放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飞驰到航母劈波,从5G普及到量子通信,一个个重大突破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挺起了脊梁。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就没有今天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份恩情,是穿越百年风雨的坚定守护,是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精神灯塔,早已融入国家发展的血脉,成为亿万人民心中最深厚的情感寄托。
守护岁月安宁的屏障,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铁血担当。从雪域高原到南海礁盘,从漠河边境到南国哨所,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捍卫者,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忠实守护者。他们在边关哨所顶风冒雪,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他们在抗洪抢险一线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洪水的坚固堤坝;他们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场逆行而上,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和财产;他们在海外维和、亚丁湾护航等任务中挺身而出,彰显着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人们在节日里享受团圆之乐,在岗位上追求梦想,在校园里安心读书,背后是千千万万解放军官兵的默默坚守。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驻守,用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为国家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这份恩情,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坚定誓言,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情怀,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
生命的传承与成长,始终萦绕着父母的无私恩情。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的爱如春雨般滋润着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疲惫的臂膀扛起家庭的重担,用粗糙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希望,用温暖的目光照亮子女前行的道路。童年时,他们是遮风挡雨的港湾,用陪伴驱散孤独,用鼓励点燃勇气;少年时,他们是指引方向的灯塔,用教诲规范言行,用包容接纳懵懂;成年后,他们是最坚实的后盾,用牵挂温暖旅途,用理解支持梦想。为了子女的成长,他们鬓角染霜、眼角刻下皱纹,把最好的时光和精力都倾注在下一代身上,却不求回报、无怨无悔。这份恩情,是深夜灯下缝补的衣裳,是寒冬里温热的饭菜,是远行时反复的叮咛,是失意时温暖的拥抱,是人类最纯粹、最伟大的情感,是支撑每个人勇敢前行的精神力量。
人生的成长与蜕变,离不开师长的悉心浇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启蒙教育到学识积累,从品格塑造到价值观形成,老师始终是点亮心灵的引路人。他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知识的甘露滋养学生的心田,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教会学生求真求实;他们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用无私的关爱温暖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明辨是非、坚守正道。无论是懵懂孩童的启蒙之师,还是青年学子的学业导师,抑或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之人,他们都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这份恩情,是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是作业本上细致入微的批注,是失意时语重心长的鼓励,是成功时由衷欣慰的笑容,是推动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重要力量。
生活的丰盈与温暖,离不开亲友战友的真情相伴。人生路上,亲人的牵挂、亲戚的帮扶、同学的互助、朋友的支持、战友的并肩,构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纽带。亲人的一句问候,驱散了漂泊的孤独;亲戚的一次援手,化解了生活的困境;同学的一路同行,丰富了青春的记忆;朋友的真诚相待,温暖了岁月的时光;战友的同甘共苦,铸就了生死与共的情谊。在人生的顺境中,他们分享喜悦、见证成长;在人生的逆境中,他们不离不弃、雪中送炭。这些真挚的情感,让生活不再孤单,让前行更有力量,让生命的意义更加厚重。这份恩情,是困难时伸出的援手,是迷茫时真诚的指引,是快乐时由衷的祝福,是风雨中并肩的坚守,是人性光辉的生动诠释,是社会和谐美好的坚实基础。
在11月2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恩节的多元文化图景与中华大地的感恩传统交相辉映。乌克兰局势的紧张让人们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小丑爸爸》的温情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跨国营销的商业浪潮让人们看到合作共赢的希望。而植根于中华文化深处的感恩情怀,早已超越了节日的范畴,成为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态度、一种支撑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
感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其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感恩人民解放军的守护,是因为其用铁血担当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感恩父母的养育,是因为其用无私的爱赋予生命成长的力量;感恩师长的教诲,是因为其用智慧和奉献点亮了人生的道路;感恩亲友战友的陪伴,是因为其用真情实意温暖了岁月的旅程。
这份感恩,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一时的感慨,而是长久的坚守。它体现在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中,体现在对人民的关爱与担当里,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顺与陪伴中,体现在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恩中,体现在对亲友的珍惜与回馈中。
当夕阳为11月27日镀上温暖的余晖,感恩的情愫在人们心中静静流淌。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感恩节所承载的感恩精神,与中华文化中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愿这份感恩之心永驻人间,指引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懂得珍惜、学会担当,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凝聚力量、砥砺前行,让感恩之壤孕育出更多文明之花,让世界因感恩而更加美好,让岁月因感恩而更加温暖。(2769字)
共3079字 2025年11月26日于宝鸡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