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长篇小说《太行绝笔》连载
第二十六回 春山铸魂
山口的戏台搭在老槐树下,老乡们劈了自家的门板当台面,糊上红纸,贴了“庆功”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被风一吹,哗啦啦响,倒比戏台上的锣鼓还热闹。彭总被战士们推到台前,他手里还攥着左权的烟袋,烟袋杆上的裂痕在阳光下亮着,像是在跟着台下的笑声轻轻晃。
“乡亲们,战士们!”彭总开口,声音比昨天洪亮多了,只是喊到“战士们”三个字时,喉结动了动——昨天拼杀时,二营的小李子为了护着机器零件,被鬼子的刺刀扎穿了肚子,没能等来今天的猪肉炖粉条。他顿了顿,把烟袋往腰里一别,举起手里的旧钳子——是厂长昨天攥着杀鬼子的那把,钳口上的血渍洗干净了,却留下几道深痕,“咱们赢了,靠的不是枪多,是咱们心里的火——是兵工厂的炉火,是参谋长的念想,是咱们中国人不想当亡国奴的火气!”
台下的掌声“轰”地响起来,老乡们手里的粗瓷碗敲着石头,战士们举着枪,枪托砸着冻硬的地面,比过年还热闹。狗蛋扶着老周师傅,站在人群后头,左手不敢使劲,就用右手拍着铁砧子——是战士们特意从洞里抬出来的,上面还留着昨天砸鬼子的血印子。他看得真切,彭总手里的旧钳子,厂长昨天就是用它补好了参谋长的车床;彭总腰里的烟袋,参谋长生前总用它敲他的脑袋,说“狗蛋,好好学手艺,将来造最好的枪”。
“开饭喽!”随着老乡们一声喊,大锅里的猪肉炖粉条冒起白汽,香味飘了半座山。王大娘端着个粗瓷盆,第一个走到狗蛋跟前,往他碗里舀了满满一勺肉,还埋了两个荷包蛋:“娃,多吃点,昨天俺在山头上看见你了,举着小刀子跟鬼子拼,比俺家小子还勇!”狗蛋嘿嘿笑,把碗往老周师傅跟前凑:“大娘,俺师傅也厉害,一锤就砸死个鬼子!”老周师傅没说话,只是往狗蛋碗里夹了块炖烂的土豆,少了两根指头的手,夹菜时稳得很。
彭总被老乡们围着敬酒,喝的是自家酿的枣酒,辣得他直咧嘴,却一口接一口地喝。厂长蹲在车床边,没去凑热闹,手里拿着个刚车好的枪栓,对着阳光看——弧度正好,孔眼也齐整,比参谋长图纸上画的还精致些。他想起昨天战后,在雪地里捡到的参谋长的钢笔,笔杆断了,却还能写出字,现在就插在车床的齿轮缝里,像是在陪着他看这春天的热闹。
“厂长!”狗蛋端着碗跑过来,碗里的粉条晃悠着,洒了几滴在车床上,“彭总说了,等吃完了饭,就让俺跟你学造车床,说俺眼睛亮,能看清齿轮上的小牙牙!”厂长笑了,摸了摸狗蛋的头,把枪栓递给他:“好啊,等你胳膊好了,俺就教你——这枪栓,将来要安在给彭总造的新枪上,让他拿着,替咱们多杀几个鬼子。”狗蛋赶紧把枪栓抱在怀里,像是抱着块宝贝,胳膊牵扯着疼,也没吭声。
日头偏西的时候,庆功宴散了。老乡们帮着收拾碗筷,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机枪往洞里搬,彭总却没走,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左权的烟袋,没点,只是摩挲着烟袋杆上的裂痕。老周师傅走过去,递给他一袋炒豆子——是彭总早上带来的,没吃完。“伯崇要是在,”老周师傅开口,声音比平时软些,“肯定要跟你抢着喝枣酒,还要抢着锤钢块,说他锤的钢,造的枪最结实。”
彭总点点头,把炒豆子往嘴里扔了一颗,脆生生的,甜里带点咸。“他总说,等抗战胜利了,要带着狗蛋去北平,看看城里的学堂,让狗蛋读书识字,将来当工程师,造最好的机器。”他抬头,看见狗蛋正跟几个小战士在雪地里追着玩,左胳膊不敢抬,就用右胳膊甩着雪球,笑得嗓门很大,“现在啊,咱们先在这太行山里,给狗蛋造个学堂,就设在炉子旁边,让他一边学手艺,一边学认字——伯崇的心愿,咱们得替他圆了。”
老周师傅没说话,只是往洞里望了望——炉火还在烧着,映得洞口的铁轨泛着暖光,老周师傅的大锤放在铁砧上,厂长的旧钳子插在车床边,狗蛋的小刀子别在腰上,左权的烟袋挂在炉边的石头上。风从山口吹过来,带着山里的青草味,不像冬天的风那样冷了,倒像春天的手,轻轻拂过每个人的脸。
“叮当——”老周师傅突然举起大锤,砸在铁砧上。声音响得很,震得槐树上的雪簌簌往下掉,落在彭总的肩膀上,也落在狗蛋的头发上。狗蛋听见锤声,不追了,跑过来,举着小刀子,学着老周师傅的样子,往铁砧上敲了一下——“叮当”,声音虽小,却跟大锤的声音混在一起,在太行山里飘得很远。
厂长也走过来,手里拿着那把旧钳子,往铁砧上敲了一下——“叮当”。彭总站起来,手里拿着左权的烟袋,往铁砧上轻轻一磕——“叮当”。
四下里静了下来,只有这锤声、钳声、烟袋磕砧的声音,混在一起,像一首歌,唱着炉火,唱着春天,唱着那些没说完的念想,也唱着那些一定要实现的心愿。
日头落下去的时候,他们才往洞里走。彭总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左权的烟袋;老周师傅跟在后面,扛着大锤;厂长手里攥着旧钳子,怀里抱着刚车好的枪栓;狗蛋走在最后,左胳膊挎着给参谋长刻木牌的木头,右手里举着小刀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洞里的炉火还在“噼啪”响着,映着铁砧上的烟袋,映着车床边的钢笔,映着每个人的脸。老周师傅把大锤放在铁砧旁,厂长把枪栓放在车床边,狗蛋把木头放在炉边的石头上——明天,他就要开始刻木牌了,要刻得工工整整,让参谋长看得清清楚楚。
彭总走到炉边,拿起左权的烟袋,对着炉火晃了晃,像是在跟老朋友说话:“伯崇,你看,咱们的学堂要开了,咱们的枪要造得更多了,这太行山的春天,真的来了。”
炉火“噼啪”响着,像是左权的回应。狗蛋靠在炉边,看着炉火里烧红的钢块,突然觉得,这炉火,就像参谋长的眼睛,一直看着他们,陪着他们,不管是打仗,还是造枪,还是过春天,都永远陪着他们。
“叮当——”老周师傅又举起了大锤,砸在刚放进铁砧的钢块上。声音响得很,在洞里回荡着,也在太行山里回荡着,像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们在,炉火在,学堂在,春天在,那些刻在心里的魂,也永远在。

2025年深秋作于宿州丽水人家
作者:(桃花沟人)代强
通联13637184724
地址: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道东办事处崔园华府北门路南站
原创首发
文中插图 作者/代强
作者简介:

代强,六零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从事高级中学教育39年。现为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百忍纪念馆理事,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丝路都市文化汇签约作家。2025年被半朵文学全国性评选为“十佳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赛“国彩杯十佳文学奖”,获得新青年“十大金奖”,歌曲《军魂永驻》获得“强军高歌”一等奖。作者40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安徽商报》、《鄂州周刊》、《山东商报》《河南经济报》、《中国矿业报》、《三角洲》、《山西科技报》、《德育报》、《中国乡村杂志》、《参花》等报刊杂志。其著作有《相遇清欢》、《代强文学精品集》、《流金岁月》等二十一部书籍。
主播简历:

美美 安徽合肥人
一个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中的一切,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爱着,平凡自由的诵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