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童年游戏
童年早已远去,童年中那些有趣的游戏也一样渐渐远去了。可是那些游戏却深深的留着我的记忆中,现在想来也是一样好玩和有趣。以前写过几篇童年的游戏。今天我再一次回忆起儿时的几种很益智的游戏。
老虎吃小孩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夏季暴雨特别多,一到夏季,沟里、河里常常是水满满的。一场暴雨过后,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在村子边的寨垄子上玩,男人们坐在沟边聊天、打扑克、侃大山,女人则端着针线簸箩,搬着板凳坐在沟边在缝补衣服,小孩子们用小铲子铲爬蚱,用瓶子搬鱼,玩泥巴,用泥巴搭房子,摔哇呜、捏泥娃娃。
由于刚刚下过雨,地面很湿,随便拿一根木棍就可以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的痕迹来。所以很多的人都喜欢在地上划方格玩的游戏。其中就有一种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玩的游戏——老虎吃小孩。玩的时候会用木棍在湿地上横着划六条线交叉着竖着划六条线成为一个六宫格。两个人蹲坐在两边,一人用两个小砖块或泥巴块当老虎,放在最边上中间的两个交叉点上,另一边的人从最边上开始摆上三行十八个小木段或者树叶做棋子的小孩。
玩这种游戏通常是老虎先走,老虎朝前走一步,老虎离小孩棋子中间只间隔一行,这样下一步就可以吃到小孩了,这时候小孩这一方必须朝前走一步,紧挨着老虎才能不被吃掉。老虎会走开,走着走着就会吃掉一个小孩,这就要看双方的技巧了,有时候就会很快把做小孩的棋子被吃光了,作小孩的这一方就输掉了。当然也并不是这样容易的,这就看两个人的智力了,走棋子的时候也和下象棋一样要眼观六路,能预测对方怎样走,想着自己怎样才能使对方输掉。作小孩的一方是不能吃老虎的,但是能把两只老虎团团围住,老虎无路可走的时候作小孩的这一方就能获胜。
这种游戏很是有趣,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都玩过,暑假中一上午的时间往往也玩不了几局,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中午,直到家人喊回家吃饭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呢。
来叮当
叮当,是一种也很益智的游戏,比起老虎吃小孩更有难度了,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它是来源于另一种游戏插大方,这也是要两个人玩的。
这种游戏也是要先在地上横着划三道线,交叉竖着划六道,中间成为小方格,交叉点上摆放棋子,说是棋子一样一人是用泥巴,另一人用小木棍或者树叶。摆放棋子也是很有讲究的轮流先摆放,一共是十八枚棋子,一替一人摆放,如果谁的的棋子斜着摆出了三个棋子就算成了一道三斜,可以有再摆一枚棋子的权利,如果能有四个棋子摆成了一个小正方形,这叫成了一个方,也有再摆一枚棋子的权利。当棋子能在中间摆成一条线,六个棋子,这更不得了这叫做成龙条了,可以摆三枚棋子的权利。当然在摆放棋子的时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棋子很快摆好的了,第二步就是开始敲棋子,每人可以拿掉对方的一枚棋子,但是对方的三斜、方、龙条上的棋子是不能拿掉的。每人拿掉一枚棋子后,就开始了地三步走棋子了,一般的情况下是谁先摆棋子的谁后走,这样也是很公平的,走棋子的时候也是为了能使自己的棋子成三斜、成方、成龙条,成了三斜和方可以敲掉对方的一枚棋子、成了龙条可以敲掉对方的三枚棋子。这样就看谁的棋子在先前摆放的位置有优势,直到一方把对方的棋子敲掉的不能成方、三斜、直到大势已去,自己就甘败投降。再重新开始来下一局。
插大方
说到插大方,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特别是在农村里,小到十几岁的孩子,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不知道的,不光大人们玩,我们孩子的们也玩。即便现在在一些农村中一到阴天下雨,闲来无事,几个村氓野夫路边一蹲,小棍一划,一个大方棋盘就画好了,随手拿来泥巴、砖头、木棍就插起大方来了。
插大方比起前两种游戏可是难度大的多,满盘棋子就六六三十六枚,可是丢起来确实不容易,摆棋子不叫摆棋子通常叫丢棋子,来的时候和来叮当是一样的,先丢棋子的,先敲棋子后走棋子,两人轮流先丢。在大方中不仅有三斜,在四个角丢棋子的时候还有四斜、五斜、六周,当然还有方、龙条,在摆棋子的时候,谁要是先成了三斜、四斜、方的时候就可以再丢一枚棋子,如果要是成了五斜可以再丢两枚棋子,要是能成了六周、龙条就可以再丢三枚棋子。这一点和来叮当差不多。这也要看谁的技术好,谁要是有一枚棋子没有丢好可能这一盘就要输掉了,那真的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棋子丢好以后也是要敲棋子的,双方都可以敲掉对方两枚棋子,一样对方的成的、三斜、四斜等上的棋子是不得敲的,只有敲掉对方的闲棋子。敲好棋子之后就开始走棋了,走棋就是为了继续成三斜、四斜、方之类的。成了一个就可以继续敲对方的棋子。直到一方的棋子敲掉的差不多了,无法和对方想必了,就宣布失败,再来下一局。
很多的游戏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渐渐远去,但是留在记忆中的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作者:郭西明 安徽省界首市第七中学教师,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诗歌散文300余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