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再利用
(小小说四则)
作者:李成友
资源不能浪费啊。可以再利用。这是某领导在节能降耗会议上慷慨激昂的誓词。譬如,废旧塑料可以回收,加工制造,制作成垃圾筐,卫生塑料器械。小范和郑源深信不疑。但是,什么事情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胡来的。譬如,厨房里用过的大料,用过一次了,捞出来晾干后,然后,粉碎制作成粉,粉装(或瓶装),然后销售,熬过的中药渣子晾干,然后粉碎制作成包装,袋装,瓶装药丸,这算不算违法?这种二次利用算不算造假?人家还振振有词地声称资源二次利用,不要浪费资源。
小范和郑源两个人都喝了酒, 都在陈述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是学化学的本科生。因为家境贫寒,不打谱再进修研究生,两人早早地来到市场找工作,两个人抱着一纸学历,找了好几个工作不是不满意就是不适应他们的本行业工作,两个人好容易找到一家私人制品加工厂,他们出高价钱聘请高等生进厂,目的是借用他们的学历资本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正是因了他们两个试图想找高工资工作而不谋而合。他们的具体工作就是干销售,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进宣传培训销售。
第二天应聘上班,他们就发现整个工厂地面晾晒了一层二次回收利用的花椒荤香大料,他们要制作成料包出售。小范他们感到了侮辱,其实,说白了,他俩的工作就是传销员,幸亏还没有签订正式就职合同,不然,要坑害多少人?
小范他们一商量走出了工厂来到了一家小酒馆。酒已经喝的差不多了。小范要去结账,正巧,看到了来推销大料的人正是他们应聘过的那家。
他们两个二话没说,一起走进了食品安全计量监督管理局。
试吃
大河餐馆开的特别红火,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的山珍海味,就是因为加了个手杆鸡蛋面。
大概喝过酒的人都知道。喝了酒后再来上小碗面,是特别爽歪歪的。
老板的店面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店门外挤满了等位的。没办法,一方面,老板在店门外设立了免费点心小吃,另一方面大量招工厨师,服务人员。
新来的厨师长对高薪特别满意,工作起来特别较真,不仅对顾客负责,而且对员工也特别严厉。老板在与不在都是一样。即使如此,依然出现了不少问题,有时不是菜品上错了,就是多加了忌口的大料。所有这一切,不但不退菜,还应该向人道歉,并且再多加一道免费菜。
这些问题谁也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如果说是服务员和厨师大意是必然的,每天人来人往每个人忙的团团转,你说不出点问题是不可能的。只有月底扣发工作人员的工资。惹得所有厨师服务员的不满。尤其是在一次下单后,因为炒锅一次炒了两个同品的菜而多出了半勺菜,厨师怕倒掉可惜了,就让打荷的王阿姨吃了。后厨有个规定,工作期间如果发现谁闭着嘴而嚼动说明这个人在偷食食品。正巧王阿姨嚼动的嘴被厨师长发现了,月底扣发了二百,因此,王阿姨辞职不干了。
许多厨师也因为过于束缚而打了辞职报告。厨师长反思了一个晚上,又找到一位厨师询问情况,厨师说,那一次,王阿姨试吃,虽然违反了规定,但是,由此,发现了问题,避免了问题,那次炒的菜竟然忘了放盐,于是,进行了及时补救,不然,上到了餐桌,岂不会再给顾客多加一道菜?
这一教训,厨师长深切领悟到,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相信员工,才是正道。把员工看做自己人,他们才能真正有责任感,老是把他们排除在外,只提要求,拿他们当外人,岂不是把他们往外推?人家再有能力能为你服务吗?
第二天,厨师长重又把王阿姨招了回来,补回了罚金。又招开了一次员工大会,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创意地工作,放开手脚,让员工实行菜品“试吃”,只要你有兴趣吃,说明这道菜品一定是好菜。
通过一个月的试吃活动,避免了五次问题的发生,即保障了顾客的权益,又避免了纠纷与经济损失,店铺由此决定,实行每月对试吃发现问题的服务人员给予奖励
自此,这家餐馆越来越红火了,来应聘的员工赶都赶不走。
寻亲
生活给苦丫再一次出了个难题。寻亲公益志愿者找到了她,通过DNA检测,她确实是与寻亲者的血型匹配。人家都盼望着找到自己的亲人,可,苦丫不行,她受不了,其中的痛只有自己知道。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自己的命好苦好苦。她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富足的生活条件,自己是伴随着垃圾一块长大的。但是,她不嫌弃养育她的妈妈。虽然没有给她十月怀胎,但是,她给了她生命的生存,不然,她早已不在这个世上存在。
“孩子,你可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你认了妈妈。家里的财产都归你。”
“不要道德绑架了好不好?我自己过不好,是我自己的事。你不就是想生个儿子吗?你养过我吗?我是怎么活过来的我自己知道。我只有一个妈妈,就是生活在黑洞洞茅屋的那个老太太。我很对不住她,她把我从荒山野岭捡来,保护了我的生命,把我喂大。她才是我真正的妈妈。我长大了,再让她过着这样的生活,我就不是个人。”
“孩子。那个时候不是计划生育抓的紧吗。超生是要倾家荡产的,把你送出去,也是为了给你找条活路。”
“我不管。计划生育抓的那么紧,你为什么还要二胎三胎?你为什么要拿我的生命作为代价?”
“孩子,原谅妈妈吧,这么多年,妈妈无时无刻都挂念着你,夜夜睡不好。那天一大早,我把你放到野外,刚走进村庄,我又舍不得你,等返回去时你已经不见了。我想,肯定有好人收养了你。”
她脑子很乱,她不想听这些,她只想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下去,不被人打扰。她没有想到,在她二十二岁的时候,她的日子打破了平静。
寻亲的消息找到了她。她真的不想去节外生枝。自己吃的苦自己受的罪自己知道,小时候穿的都是别人给的破衣服,时常跟着妈妈去扒垃圾,上学经常被同学欺负。那些苦难的日子只有自己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养母生病了躺在床上好几天没饭吃。
生身母亲找到了她苦苦哀求,让苦丫的精神世界完全崩塌,她不知道当初母亲是怎样狠下心来把自己遗弃的,虎毒还不食子呢。
自己硬生生考上了大学,没有学费,就捡废品,在学校做兼职工作,妈妈病了,还拖着身体到学校给她送饭。因为供养自己,养妈连孩子都没要,偷偷做了绝育手术。苦丫后来知道后,非常惭愧,扑通一声跪在养母面前发誓“妈妈。我就是你的亲女儿。我永远不会离开你,我养你老,我为你养老送终。”自己发的誓,不能食言。如果背叛了还算是人吗?
生母懊恼不已,这么多年来,因为思念孩子,患上了失眠症,还没有上六十就已经满头白发。
“孩子。妈妈对不住你,你现在认了妈妈,原谅了妈妈,你可以不回去。你可以自己选择。如果你过去住,可以带上你的养母。”
养母也在一个劲地劝着苦丫:“孩子。你妈妈当初也是无奈,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人啊。有时,送出去也是好事,说不定不送出去现在也不一定还活在这个世上。有些事顺其自然吧。你如果不认你这个妈妈的话,我也不要你了。”
苦丫哭的墙倒屋塌,一身的委屈,终于得到了释放。她一把把两个妈妈搂紧怀里。从此,自己就有两个妈妈了。
她忽然觉得自己现在好幸福啊!
礼物
这些山果美食在桌子上放了两天两夜了,鑫鑫也没有心思开食,美食在房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他在房间走来走去。“这老太太为什么非要送给我们这些东西干啥?”他百思不得其解,也没敢往冰箱里放。
一个老人因为孩子给她买来的东西太多,比如核桃酥,娃哈哈,壮骨粉,还有许多山果。吃不了,怕浪费了,就很真诚地送给了他们。
他们都住二楼,关系也不是很好。老人不经常出门,吃喝拉撒睡都在楼上,鑫鑫一家与老太太对门,自己育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鑫鑫干劳务,对象干销售,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两个孩子上学一年也得三四万。
老人偶尔出门遇到年轻人,想跟他们说说话,他们都爱答不理的。不知道年轻人与老年人没有共同语言,还是因为太忙顾不上闲聊。
鑫鑫一开始坚决拒收,他们从不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东西,因为老人坚持送给他们,俗话说,打人不打笑脸人,他们又不好意思拒绝,也没有办法,就收下了。
他们小两口,很是纳闷,无缘无故的老太太为什么要送他们这些东西?纵看右看不敢拆封。他们不知道老人送给他们食品是何目的?是不是想利用他们?是不是过期发霉的食品?扔了又觉得可惜。鑫鑫坚持扔到垃圾桶去,要是吃出毛病来怎么办?而妻子有些舍不得,要不,就检测一下?
他们又小心翼翼地拆开。取下一小片食品碎屑,放到玻璃杯子里。加上自来水,用试纸测试一下食品很正常。但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老人有何有求于他们的事情?
他们不敢给孩子吃,自己先让养的宠物狗狗试吃,看看情况。过了几天,狗狗身体里一点反应都没有。鑫鑫压抑的心才得以释放。

《白鹭文刊》杂志副主编,《大爱文学》分会副主编,点评部副主任。《青年文学家》泰安分会理事,《渝鲁文学社》特邀顾问。《黄果树》小说专栏副主编。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泰安作协会员,泰安市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文学》平台签约作家诗人,作家前线签约作家,《望月文学》特约作家。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中专毕业, 山东省省委党校毕业,助编职称。做过教师,宣传,新闻记者,地名史志办主任、编辑,市文史资料研究员,地方人大代表,全国人口普查辅导员,户籍管理。计划生育主任、财务会计,化工,物管等职。发表作品若干,出版文学专版多期,书籍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