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事迹概略
——忆柳直荀烈士
文/王诗默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之际,我们高中同学一行二十四人相约于柳直荀烈士陵园,久远未曾谋面的同学们,在英烈墓前情感迸发,瞻仰与扼腕共存,还有那久别才见的情谊爆棚。
柳直荀烈士陵园(简柳陵),坐落于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镇西心慈庵,属省政府重点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周老嘴镇距监利县城北二十五公里,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为红二方面军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当时湖北省委机关也设立于此。主要军政大员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柳直荀、段德昌、万涛、崔琦、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工作、战斗过的旧址。离柳陵百米许,是我的娘家老宅 ,也是柳直荀曾经生活过的居所;此外,湘鄂西军事委员会办公室也设在老宅里,先后居住在娘家老宅的还有邓中夏、周逸群、段德昌等三位。贺龙军长曾经生活的旧址因时世变迁,早已灰飞烟灭。现留存下来的两栋四合院书写了历史的印记。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的王家老宅,东宅为曾祖父的四弟继承,西宅是我的曾祖父承传;他们中的老大与老二产业更恢宏,可惜后来有的被毁,有的移为他姓;排行老三的曾祖父是晚清湖北省政府官员,曾经带四弟之子王锡铎在身边读书。因此,铎叔祖父便结识了谭继洵巡抚之子谭嗣同,并受其影响走上了维新之路。戊戌变法后,洞庭湖发大水,曾祖父受命指挥振灾而殉职,时年我的祖父未满八岁。失去了三伯约束的铎叔祖更肆无忌惮的大闹革命了。六君子被害后,铎叔祖则放弃维新, 从而走上了彻底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道路,因此遭受牢狱之灾的铎叔祖直到腐朽的满清朝垮台才获新生。由于监牢酷型使三十多岁的铎叔祖脊柱弯曲成了九十度,生殖器严重受损,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为了传承,我的伯父(爸的胞兄)便过继铎叔祖夫妇门下。铎叔祖带着残缺的身子享受革命元老的待遇直到一九三九年去世。因此东宅才没有充公而保留了下来。时局动荡、社会变迁,西宅仍然能维持到如今则多亏了先父的革命经历。
父亲能走上革命道路,除了因铎叔祖的影响,更得易于柳直荀的指引。少年时期的父亲曾拜柳直荀为师学外文,听他讲西方哲学,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等;蒙懂的父亲在苦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又接受西方新的知识,新的思惟从此被开启。惨烈的肃反运动中,柳直荀被害,父亲痛失师长。由于当时的监利县还没有新学教育。之后不久我的父亲便离开了家乡,求学于百里之外的沔阳中学。
一九七九年之后,家乡政府为了修整柳陵,伯父和父亲居住的东、西老宅也获得了修缮。我也是自此之后才知道一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系列陈迹尔。
上世纪九十年代,官方第二次修缮老宅期间;我回娘家奔丧,在清理遽然离世的慈母遗物时,发现了父亲少年时期的物品,探询中,勾起了父亲的无限遐思……
苏区失守后的军政委员会,老宅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盘查;尔后又有日本鬼子的几次侵入短驻及查抄;文革时红卫兵的一次又一次的闹腾,阁楼藏书斋里的“封资修”《史记》、朱熹文集系列《四书集注》等及原版《康熙词典》和《四部全书》等等典籍和一些名著与祖先们的札记均被“燎原薪火”燃为灰烬;而柳直荀教导父亲的印记却被祖父移交给母亲保留下来了。五十八年风雨兼程的父母,经历了无数次运动的洗礼,母亲保留的是父亲革命的见证呢!突然失偶的老父亲有些茫然失措,为了缓解悲痛,我问他都是抗日,怎么没有加入国民党的军队,而是加入了新四军?他说可能是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所驱驶吧。的确,当时的老王家经历了头次革命之后就已经走向衰退,但终归是离没落尚远,那时家庭条件还算殷实的父亲却走上了一条为穷人谋福利的道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少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青年柳直荀先生的指引。
忆当年,老爹能记得红军领导者们的各种特征,印象最深的首当是柳直荀了。在他十岁左右时,家里住进来了一批红军将领,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的英才。而父亲有幸接受高大挺拔、玉树临风的柳直荀的亲自教诲,是一件无尚荣光的事情。他说那位英俊的美男子知识渊博且平易近人,孩子们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乡亲们也喜欢听他讲大道理。从一九二九年到转移离开的三年多时间里,陆续住在娘家老宅的首长有好几位,而柳直荀是住在老宅里最长的官员,也是唯一能用外语朗诵新诗的官员。因父亲勤学好问,柳直荀便给他灌输西方哲学与新思想,从此革命的种子便在少年的心理生根,指引着父亲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有过于硝烟战争!可恶的肃反运动,使那么多共产主义先锋战士惨遭屠杀。柳直荀因坚决反对左倾方针,在与左倾盲从者夏曦较量时,被夏报复含冤致死。被抓时柳直荀正在西宅的东厢房里撰文——红军的发展方向。灾难突然降临:一位铮铮铁骨、才华横溢、对党忠诚的政治领袖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遗恨绵绵无期!倘若没有那场屠杀,这位学者的后代——柳直荀的政治舞台将会横空九州,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也许会更加辉煌!
当家父娓娓而道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同时也知道了许多过去完全不知道的历史事实。约三分钟的沉默之后,父亲的扼腕长叹,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家对肃反的不齿,对柳直荀及无数先烈含冤而死的惋惜!
同学们在柳陵墓园敬仰,叹息、唏嘘之声溢入于耳。悲壮的历史正是血肉记成。晚生无以为变。唯有尊重历史,牢记这一桩桩血淋淋的可怕的历史教训,以先为镜政党才能清正廉明、少走弯路、超越盲从、杜绝贪腐滋生;唯有如此,才能突显执政党的英明,才能做到民心所向,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才能逐步获得社会主义的江山繁荣昌盛!
同学们在柳陵流连,寻找历史的痕迹。这群生长在和平年代的花甲老生,均愿血染的历史不再重演!改革开放政策越走越宽广,政党公正千垂!社会民主详和!基业牢不可摧!人民安居乐业!
愿为了民族存亡而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于2018.5.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