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南果梨黄中透红(上)

在涧水河,南果梨是最好吃的, 也正如赵泼儿说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梨子。落日的余辉中,醇香四溢的南果梨,压弯了树枝,黄中透红。方圆几百里, 只有涧水河盛产的南果梨,果面光滑细腻,果皮极薄,果点极微,俗称“细皮梨”,是南果梨中千里挑一的精品。
关于南果梨,在涧水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山脚下有一对好心的夫妇,他们以种梨为生,是远近闻名的好把式,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跟他们学习种梨的技术。但是他们也总是苦恼为什么种出的梨树总是有的甜有的酸,没有特别满意的。在一个大雪天,他们在树下救了一只受重伤的大雁,并且留大雁在他们家养好伤,大雁特别的感激这对好心的夫妇,秋天时,大雁要和它的同伴去南方过冬了,男主人在送它的时候说:大雁啊,大雁,都说南方的梨好吃,明年回来时,给我们带回来好吃的梨种吧!大雁飞了,而且一直飞到南海落伽山,落到紫竹林中,就在那里过冬了。
一天早上,百果仙子到落伽山拜会观音菩萨。菩萨就命群雁和仙鹤为百果仙子起舞。舞完,百果仙子向观音菩萨奉献一个金光闪闪的梨子,并说:这个梨是我取蓬来之土,用天河之水,经三千三百年的栽植而成,今年是第一次结果,只熟三个梨,一个送给佛祖,一个送给王母,这个特意送给菩萨品尝。菩萨接过梨儿一尝,顿觉香甜可口,品味极佳,果不寻常。香气飘满落伽山,使罗汉金身,飞禽走兽,望而垂涎。
菩萨满心欢喜,高兴地说:亏你下三千三百年的苦功,培育出这样好的梨子,此果可说是梨中之首,真是天上无双,地下无对,堪称独一无二的上乘佳品。我能尝到此果真是幸运。菩萨吃完梨,就把梨核扔到地上,领着百果仙子游落伽山去了。大雁听到菩萨对梨这样赞赏,就想起男主人的话了,大雁心想,连菩萨都称赞的梨,一定是又香又甜的梨,它趁人没注意,就把梨啄到嘴里。
第二年春天它飞回了北方,把种子给了好心的夫妇,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 ,种子长成了一棵小树,结出满树的梨子,特别的好闻。这对夫妇把全村的人都请到他们家品尝梨,大家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梨,都觉得是那么细软多汁,比香蕉要香,比桔子要甜 ,集百果之长,爽万人之口……
村部。一个水果批发商把一打子钱放在村支书桌子上,说:怎么样?我就是奔这个美丽传说来的!这是好处费,涧水河村的南果梨2毛一斤,我全包了。村支书问:你转手要买多少钱?批发商说:转手卖多少钱你就不用管了,我得雇人从山上往下背,成本大着呢!村支书说:涧水河的南果梨在城里卖到3至5元一斤,你把价压得这么低,是不是心太黑了?
批发商说:谁叫你这里运输不方便了,把事儿定了吧,过些日子等南果梨烂在山里,你这个村支书责任可不小啊!村支书把钱塞进水果批发商的包里说:别再欺负山里人了,还玩起了花样,告诉你,在俺这行不通!水果批发商还是不甘心,道:我这可是受人之托,做好事来了! 村支书道:你这是做好事?极尽盘剥,唯利是图……你是受谁之托? 水果批发商道:你们村的杨百万啊,人家有钱,这钱就是他出的,怎么样,厚道吧? 连乡、县领导都高看他一眼!
村支书哈哈大笑道: 乡、县领导,市领导、省领导高看他一眼,我也不正眼瞧他一下。蝇营狗苟,醉生梦死,在钱的面前,有些人蝇营狗苟,醉生梦死,跟庄稼院里的猪鸡猫狗有什么区别?他们已经没有对错、是非、黑白之分,坑蒙拐骗是高人,假冒伪劣是能人,——好吧,监狱的铁门敞开着,早进门,晚进门, 早早晚晚都进门!
18,南果梨黄中透红(下)

夜幕降临,涧水河村地铜锣声又响了起来。锵,锵,锵——打锣,打锣——我,锵——老赵打锣,锵,传支书的话,马上到村部集合,锵——先有重要讲话,关乎生产生活,锵,连放两场电影,保你大开眼界……
赵驼子的铜锣敲到哪里,哪里都有议论声,说赵驼子的锣打得文明了,人看上去也高大实称了。还有人说: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他是让村支书给磕了, 彻底磕服了。
张寡妇说:文明是文明了,可锣词儿不加花的点也不热闹啊,像光腚啊,搞破鞋啊,王八精啊,哎呀妈啊,那词儿捅的!这时,村部门口,人聚得越来越多,云秀在调试镜头。赵麻杆儿直勾勾瞅了她一眼,身旁的张红立刻把他拉走。
臭头坐在云功德一旁,沉闷不语。云丫丫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待会儿演什么电影啊? 云功德告诉她:这是画家叔叔特意选的片子,一部是外国片叫《乡村女教师》, 讲述一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时间里教书育人,最终桃李满天下,展现出不平凡的精神。另一部是国产片,叫《山乡书记》,讲的是书记带领群众建设山乡,改变山乡,焕发山乡人的精神面貌,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样,好人越来越多,集体主义思想光芒四射,人心向上。
云功德的妻子说:老云啊,你看你三句话不离本行,总在教育人。她向臭头那边努下嘴,云功德立刻拍了臭头肩膀一下,说:臭头啊,振作起来,有时间再补补文化,像云秀那样有生活目标,有自己的生活想法。这补补文化的事儿很重要,你就去找赵泼儿学……
村支书看到人到齐了,站在桌前讲了起来:乡亲们,我们的果实正在进入成熟期,苞米和高粱正在饱满灌浆,好年景啊。可是我们的山路还是打不通,这么多年来,人心总难归拢到一块,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这里有我的责任啊!我曾经撂过挑子,即使在其位也不谋其政。人家云功德就能坚持下来,大多时候,他是孤独的。愚公移山感动了神仙,云功德刨石开道感动了山里山外人。省城的大画家林松岭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画已经被大投资商预订了,并通过和政府协商,开发涧水河……
群众一片欢呼声。赵驼子操起铜锣站起来。锵,锵,锵——支书告诉我,锵——山乡喜事多,锵,上级有指示,锵——筹款修路坡!村支书笑着说:老赵你锵,锵,锵地抢什么话,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上级筹款修路不假,但是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继续刨石开道,二是妥善保管水果,让老赵发挥作用,教大家酿造南果梨水果酒,不要像往年那样因运输不便烂掉了许多。有人问:老赵教技术要钱不?
村支书说:他敢要钱,你们就找我,我再把他送进去。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村支书说:这是玩笑话啊,老赵这么多年了一直不发挥作用,现在该发挥作用了,干好了,我就不支书、村长的一肩挑了,我把村长的职务还给他。赵驼子立刻拱手道:到时大家伙儿投我票,投我票! 村支书振奋地说:展望未来,涧水河村无限美好,除了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一定要得到改善。
赵驼子锵,锵,锵地敲了几下,喊道:村支书有水平,试看天下谁能行!村支书摆摆手说:这可不是我的原话,这是省城大画家林松岭、云功德、云秀他们在一起常说的话。另外,还有一件更加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告诉大家——林松岭要在涧水河兴建美术学院分院! 过去我常说:一个村子里面如果没有学校,就好像一个人缺少了灵魂。村子里朗朗的读书声可以让人们听得到这个村子的希望。这往后就更好了,做梦也想不到,高等学府即将要落户涧水河!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非常振奋。村支书大手一挥,道:云秀,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