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不出眼的秋色
——游《神灵寨》记
文/刘少宗
秋暮,霜降已过,立冬将至。我和老同学贾素玲等三人逰览了洛宁《神灵寨》。
秋深微冷,路边垂杨叶已稀疏,车少稀,路况又好。尽管未上高速,不到两个小时,在景区的停车场,车嘎然而止。神灵寨便张开双臂把我们紧紧揽在怀中。
走浮桥,涉碧潭,穿竹林,跨石板。听淙淙溪鸣,看篁篁修竹。飞瀑震耳,白练如织。芦花绽放,洁白飞絮。水映蓝天,白云悠逸。远山如画,瀑流作屏。涉溪流,步栈道。石是花冈石,白花花银世界:叶如二月花,鲜艳艳赤乾坤。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是走马观花。我等则脚踏实地,沿着石板道觅觅寻寻,拾阶而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眺远,则远景秀丽。绿的苍翠,红的炫目,黄的温柔,蓝天恬静,白云悠悠。一簇簇,一丛丛的红叶如花之婀娜,火之挚烈。有灼天之势,燎原之态。宛若,五月的映山红热烈奔放,又似殷红的旗帜,猎猎迎风。那份明快,那份痴情,那份勃勃生机,那份庄严凝重,顿令山峦失色,绿色失控,观者失态。
近观,红叶丝丝如微,鲜艳明快。椭圆的、圆的,长的、不规则的,千姿百态,一色的红,一色的艳。一样的热情,一样的灿烂。似这等姹紫嫣红开遍,又不是花,不是春。似这等满目芳菲叱咜,又没有香,没有蜂。她带着秋天的笑魇,带着比二月花更俏的英姿,这被西风和严霜催化而成的宠儿,奏响了秋暮的主旋律,渲染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姿态,以摧枯拉朽之势,让天地动容,为日月争晖。这诱人的红色,这迷人的红色,这令人不可遽读的红色,这挥之不去的红色,这令人欲罢不能的红色,她攫住了蓝天白云,攫住了青山流水,攫住了千千万万逰客的心。

老同学不愧摄影高手,我最爱读她微信的图片。这一下可好,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使得她如虎添翼,手机相机双管齐下,远镜近镜,丝丝入微。拍景则胜于实,照人则像胜似真。只见她时而注足;时而微蹲;时而姊妹们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旷的山谷纵横驰奔。
数日雨霏霏,难得今日晴。天公知我意,笑脸来相映。蓝天白云,丽日和风。山鸟鸣唱,鹰击长空,人与自然和谐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就这样边聊边行,边拍摄,边观景。三十八年过去,不覺私毫的陌生。是大自然的美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还是同学之谊慰藉人生?我想两者兼有。雨雪风霜隔断时空,隔不断同学友谊万古长青。
长亭驻足,稍使休息。"飞来石"边,思忖重重,峰自何处飞来,人间如此重晚情。曲径通幽,无限风光在险峰。山中一时,如释重负,放飞心情,轻松路上。这已为大家所不争。
这山是亘古不变的山,水是不舍昼夜,义无反顾的水,枫叶经过霜风洗礼,涅槃羽化。惟独人生匆匆,不可完回。"自将变者而观之,天地则不过一瞬,自将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然。”
稍一楞神,我们已注足极顶脚下。问返者,路程余几?答曰:下下上上,五百余阶。噫!我们商量一番,决定下山。虽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风光无限处,不过是青山红叶。这红叶我们已得其精髓,这青山已俯首贴耳。

眼前景色极为绚烂,远处风景略见一斑。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平淡平凡的景色,忽然更加辉煌璀灿。满山的秋色,早已收入囊中,烙在心扉,印在脑海。入眼那拔不出的秋色,那绚丽,多姿多彩的红叶,永不退色,永葆浪漫。
醉舞下山去,夕照彩云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