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韵十四韵
用十二地支起头
浅吟十三月加四季
文/焱鑫晗旭
一麻
七律 正月 建寅
寅建元宵夜彩霞,新年伊始看灯花。
门添瑞气人增寿,春至九州运通达。
细雨和风苏物象,千山百木始萌芽。
枯荣渐染青青色,月正晖红暖万家。
二波
排律 花月 建卯
卯建韶华必运多,枝摇乱簇把头瞌。
春妞提笔书新韵,劳燕衔泥垒旧窝。
大雁排行游浩宇,玩童绷线赛天鹅。
雨致雷鸣惊万象。风拂鸭绿涌清波。
莺嗅琼花鸣翠枊,蜂亲丽蕊咏甜歌。
闲人游遍芬芳景,店铺迎宾喜忙活。
三皆
七律 桐月 建辰
辰晖朗朗凯歌约,微步凌波舞蹈谐。
桐树散花花满地,蕊须酿蜜蜜追蝶。
娇莺东岭啼时序,苍柏南山怨鸟别!
试问韶华春可老?农耕播种好时节!
注:第四句中第二个蜜指蜜蜂
四开
七律 梅月 建巳
巳入丛林避暑来,杨梅醉酒任君摘。
梨添嫩叶结青果,桃沐朝霞染紫腮。
阳雀飞歌收麦句,农夫洒汗孕秧胎。
闲人吃饭牛辛苦?纨绔铺张把席裁。
五微
七绝 蒲月 建午
午月端阳烈日追,菖蒲美酒醉当归。
龙舟竞赛敬屈子,粽护忠魂万古垂。
六豪
七律 荔月 建未
未至湖边荷已娇,蝉鸣二暑乐逍遥。
荔枝街市听人语,青谷田间笑柳腰。
琼露绿台蒸烈日,清风碧岸引波涛。
蜻蜓点水激蛙鼓,玉米扬花披紫袍。
七尤
七绝 瓜月 建申
申来硕果与初秋,处暑示凉劳燕愁。
翱翔浩宇返南苦,麻雀欢歌登玉楼。
八寒
七律 桂月 建酉
酉阳斜照桂如丹,硕果丰收月更圆。
遍地金菊由你采,通街香饼顺吾忺。
白露凝津长夜冷,秋分缩昼绿枝残。
相思过比黄花瘦,一镜嫦娥昊宇悬。
九文
七律 菊月 建戌
戍建重阳渐降温,雄鸡报晓旭难临。
黄菊朵朵赐金片,夜草棵棵染白银。
北岭素装观雪舞,南方暧色佑归禽
秋风冷雨嗖嗖过,青鸟何堪恋早春。
十唐
七律 阳月 建亥
亥临夜色渐寒凉,微雨凄凄凝酷霜。
巳去始知斜日暖,冰飞但见草枯黄。
小春十月晖晖旭,陌上藤花缎缎妆。
好景不长冬至雪,家家又把火炉旸。
注:巳去~指中午11时后;藤花~指忍冬藤的花,药称金银花。
十一庚
七绝 冬月建子
子夜冬眠鼠打更,粮仓被盗锈贼横。
猫吸耗血趁黑闪,蛇咽青蛙龙救平。
十二齐
排律 腊月建丑
丑至年终腊味奇,朱门焕彩笑声怡。
外出子弟寻圆梦,留守亲人盼团局。
千村洒下报国汉,两处相思挂肚兮!
漫漫归途观异景,茫茫雪海觅乡曲。
康平盛世除夕夜,好善之家庆有余。
待到春风拂翠柳,远方又把旧诗题。
十三支
古风新赋 闰月
润毫泼墨著佳词,新韵书成万古诗。
先圣创其格律谱,仄平有序韵跟时。
智者若能明此理,吟兮节奏胜歌师。
文明华夏传千载,我辈儿孙应早知。
词林正,平水匀。古风虽好韵声失。
普通话诵律出也,听后吾则睿变痴。
十四姑
七律 四季
瑞雪寒梅别冷都,芬芳邀燕逛春图。
花香花谢花成果,鸟语蚕鸣稻恋伏。
树下大妈摇纸扇,街头老者溢珍珠。
清风送别暑中气,朵朵金花似日出。
注:稻恋伏~因为没三伏之酷热,稻谷将无法成熟。寓意归读者!
作者留言:为了让更多的诗人、读者在传承古文化的同时,喜欢《中华新韵》,更能让天下80%不懂入声的普通话读者及诗人,喜欢格律诗,爱上格律诗,故作此拙作!
因新韵之作,用普通话朗诵有节奏(平仄)感,听之不出律,而《平水韵》是国萃,不可不学,否则,中华古文明将丢失,后人将无法品读古诗,但缺点就是:在有入声字的句子中,朗诵时,听之出律,失去格律诗所独有的风味。如:国~普通话为平(阳平),平水韵为仄;胜~普通话仄(去声),平水韵则平等等,若放在诗句中,平仄则乱,不懂入声者还以为该诗平仄出错,读之整句连平或连仄。又谈何格律诗呢?
先贤写作时,其国语是根据皇帝立都所在地语音为准,今天中国首都在北京,普通话(北京话)已成国语,世界认可,人人听得懂,因此,格律诗用韵应尊国语,方能让大众了解格律诗,喜欢格律诗。
因此,我希望当代诗人能将《中华新韵》与《平水韵》并行写作,千百年后,让后人品读新中华新韵与平水韵各有所长,而不次唐宋之作,更能体现新中国盛世之光辉力作,故作此拙作。希望写《平水韵》的诗友多指教,本人文凭有限,希望高水平,有知识的大诗人,多写一些新韵之佳作,为当代盛世争光,为当代留下崭新的一页,多出新的华章福泽后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