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终于来了,在急切的盼望里缓缓来了。平时工作繁忙,星期天也不易保障,如今倒是真清闲了。
同事们,早议论纷纷,羡慕谁谁谁去过哪里,谁谁谁吃过什么野外自助餐,买了什么包,什么表,什么外衣,什么吉祥物,然而又感叹,堵车了,受骗了……这就是强大的网络效果,确实朋友圈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的朋友圈也不例外,不过我不反对,爱看就看,不爱看就不看,闲时看,忙了就断网。我对假期没一点安排,偶尔扒拉扒拉手机,算是打发时光了。
本来想找一些伙伴附近转转,约些酒什么的,又有各种不能尽兴的忧虑,就算了。想陪作家老师们搞些诗,捣鼓些小小说,可是,连一点激情和灵感都没有,也算了。我的朋友圈相当强大,五千还要加吧,很多时候一大片乱糟糟的,不断有新友加入,老友离去,同样我也不反对,只要开心就随意吧。我的朋友圈算得上复杂,作家、诗人、歌手、领导、同事、同学、老师及亲人,还有许许多多不曾见面的网友,每个人都在不定时更新着心仪的动态。
从总体情况看,旅游的占70%,因为我不算年岁太大,朋友圈也相对年轻一些。他们有的在栈道上,有的山崖上,有的小船上,有的赏景,有的嬉戏,有的自拍,有的同妻,有的同子女,也有的陪老人,有的吃面,有的吃饺子,有的吃菜,有的搞大餐,丰富多彩,难以言表啊!
他们去的地方大多是山川景区,山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记忆。出生在山村,和山水打透了交道,几十口子人聚在一起,没看到过曾经多么热闹,除了外出上学几年,二十四岁前都在那里。放个牛啊,割些草啊,拾几篮子柴禾,翻个田啊,收小麦啊,捉条大蛇,洗个澡,采摘野果,烧马蜂窝什么的,天天干。毕业以后,工作以前那几年,我是特别寂寞和烦燥的。已见识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刚熟悉一点,怎么又失去了,我心不甘啊!如果把那些苦劳的日子,比作此生旅游,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我也跨越不了这种伟大的思考高度呀!最难过的岁月,我根本看不进去书,除了对繁华的奢望,就喜好电子产品什么的。那个年代,电视和收音机还是有的,但播放时间短,广告又多,文艺信息明显非常落后。我借用别人的影碟机,专看明星打仗,又花大价钱,买相对昂贵的收音机,到山顶上收听外县、市节目,日日夜夜的也算是歌舞升平吧。
在城市住久了,经济情况和生活节奏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形压力,适当放松放松也很紧要。看着伙伴们山山水水这么愉快,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下,反正拥有过。安好就好,世界那么大,但愿多走走,要不就真的只剩余无知和这般啰嗦了,最后衷心的祝福大家快乐,幸福!
河南汝阳 孙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