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宜川留影
文/王爱云
自从2014年跟着摄影协会参加活动,就认识了张平发老师。张老原是一名林业森林警察,身体魁梧,性格开朗,酷爱摄影。
这么多年来,七十多岁的他扛着重重的摄影器材,起早贪黑,踏遍了宜川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用镜头记录宜川美景,给大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有人说,为了在拍鸟儿,他在地上来来回回地爬,把一条新裤子都磨破了。他这种老当益壮、勤奋敬业的精神,真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
张老的照片很美,有人给刻了以《美丽宜川》为主题碟片。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印象深刻。
随着照片,多角度领略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壶口每到春秋水量剧增,瀑流湍急,随着照片,看到了桃花汛、秋汛的浊浪翻滚,雄浑磅礴的气势;看到了晴朗天空下壶口的一抹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壶口岸边的斗鼓舞者;看到了冬日壶口岸边的晶莹剔透的冰挂,像龙王垂下了水晶帘;看到了一面冰墙像生出细碎的春笋,十里龙槽积雪消融的景色。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日出日落,雨后雪后,白云大雾都需要捕捉时机,构图,定格,后期制作,展现情景交融的美。为了拍好壶口,张老师凌晨四五点起来往壶口走,等待壶口第一缕阳光;在冬天拍壶口,衣服被水汽打湿,空气又湿又冷,相机有时都冻得打不开。壶口瀑布有汛的时候浑浊,无汛的时候清澈。慢门下洪流如丝,缠绵不断;快门时巨浪如镌,水珠缀天。
宜川的古寨石堡寨,枕着黄河涛声,沧桑宁静的在夕阳余晖里沉睡。石堡寨在壁立千仞高高突起的几块巨石上修建,寨门高耸,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墙倚山势而建,全由石头堆垒起来。寨子里有瞭望台,有射击垛口,中间有坍塌的石窑数孔,院子里荆棘丛生,黄荆正在开花,有废弃的石碾石磨,这一切似乎在诉说昔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逃难避匪的生活情景。
石堡寨比较偏远,道路坎坷,为拍一张好照片,张老师去了多次,感光度,快门,景深,焦距,外人搞不懂摄影人的法宝,他得心应手。他常常照了删,删了再照,总想达到心中的理想效果,把满意的保存下来。
凤翅山上的牡丹园,牡丹仙子喜迎八方宾客,朵朵牡丹娇艳欲滴。姚黄、魏紫,丹州红,盛世花开,富贵满园。一串串荷包牡丹,像一颗颗热爱生活的赤子心;半红半白双色牡丹,微微含笑,想要说些什么。牡丹花开惹的游人往来驻足观赏,小鸟也偶来啾啾鸣叫凑兴。
宜川城的春天,从河岸的泛青垂柳、向阳坡的一树树山桃花开始,然后广场上黄色的连翘花,硕大洁白的玉兰花,粉色的榆叶梅、樱花,满园的粉红桃花,繁密洁白的梨花,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热腾腾,直把个宜川城装扮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更别说夏天早晨满沟壑的茫茫白雾,随着太阳升起,雾气涌动着,一缕缕地向高空升腾,如同置身仙境。广角大景气魄宏大,微距特写细致入微。夏天红格艳艳、俏格莹莹的山丹丹,还有凌波仙子荷花、睡莲,成片黄灿灿的油葵花,总叫人磨破脚板,看也看不够。
宜川的秋天,红红的苹果在枝头招摇,金黄的酥梨,花椒、柿子都上场了,金风送爽,硕果飘香。蟒头山的红叶,英旺川的白桦,刘庄水库的芦苇,像打翻了水彩颜料,色彩缤纷。你在宜川可以看到,蝶舞花间,雀跃枝头,鸳鸯戏水,白鹭翩翩,生态环境好,处处有魅力,山水都醉人。秋来层林尽染,冬雪中一片洁白,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壶口西岸的宜川县城,四季景色常看常新,蕴含着挖掘不尽的摄影素材。
张平发老师用一张张摄影作品向大家诠释了蟒头山的晴空流云,壶口瀑布的巨浪滔天,寿峰桃池的白雪柿子,追随他的镜头,你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大美宜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