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倍长衣 论分行(二)
1.最先是散文装不下诗人,所以有了散文诗;然后是诗装不下诗人, 所以诗歌有了散文化;然后是诗和散文都装不下我,所以我得写分 行体。
2.只有分行能算是“诗”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是。但分行 具有了潜意识的“诗”的形式感。
3.只有分行还是不够的。至少在我这里只有分行还不够。那样“诗” 的文体意义并不能建立。
4.当然如果我们宽容点,也可以鼓励性地称他们为“诗”。
5.很多人写的其实真的不能算“诗”,但为什么觉得怡然自得?为什 么觉得很有成就感?为什么还乐此不疲?那就是因为,哪怕几个再 屁的句子,一旦分行,都有一种仪式感,都有一种形式的美。就像 一个其实也不一定多美丽漂亮的女人,出门之前只要画个眉毛,涂 了嘴唇,马上就信心满满,也因为这样一个形式让她获得了仪式感 ,美感。
6.当然音乐,声音也有一种形式感,但绝大多数人还无法进入声音的 空间。这样,视觉的仪式感,分行,就成为他们获得美感的重要途 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