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一朵桃红薰香流年的梦
文/欧阳深文
万物都具有诗意,只是有的人不能轻易察觉而已。
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偶然碰到一些让我们感触颇深的风景、人物或事件,借机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让诗歌来点缀生活,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令人值得回味和珍藏。
咱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们的公众平台里就有很多优秀的古典诗和现代诗,有很多有雅兴的前辈友人。古体诗和现代诗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照耀着我们的白天和黑夜。不论你喜不喜欢,它们都毅然决然的存在着,丰富着人们的阅读生活。他们就像父子兵一样默默坚守着,不管现代诗是否承认和欣赏古体诗是他的父亲,历史都摆在那里不可辩驳。虽然现代诗已摆脱了古体诗的押韵和严格字数的框架限制,但写过诗的人都知道,现代诗虽然自由奔放,但却更难写了。写的不好,连诗都不像。更别说能给人带来美感和欣赏性。即便是这样我们也总不能光踩着祖先的肩膀光看他们的脚跟和脚尖,还得有创造性地尝试写作适合现代人阅读和分享的诗歌,才更具现实意义。也更有利于推广。
诚心拜读诗友的作品,发现还是写旧体诗的更多也更能得心应手,写现代诗的朋友个人感觉写的比较散乱了些,思路不够清晰,语句还不够精炼,当然我自己写的也很不好。总感觉没有多少故事情节,没有很好的音乐性和趣味性。其实一篇好的现代诗也跟古诗一样讲究构思,注重用词的推敲揣摩,会制造意境,有流畅性,有美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有音律美。否则要么写成了菜单,要么平铺直叙写成了记叙文。
可能跟我们这几代人的学校教育有关,有一次,偶然翻开儿子的课文,让我惊喜的发现,小学语文课文上竟然就已经有一定篇幅而且通俗易懂的简诗了。而要是放在我们以前,想要阅读一些好懂的现代诗真的是太难了,那些所谓的诗作,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很多诗都是为他们自己所写的,缺少学习性和观赏性。词句寓意难懂,故弄玄虚。生活中也缺少共同探讨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接受现代诗歌的熏陶范围也比较小。近代文坛里出类拔萃让大众认可的且有建树的现代诗人也少之又少。艾青、徐志摩、汪国真、席慕容等几位有代表性的现代诗人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不过个人觉得还是现代诗更容易让人读懂,诗歌写出来,有一部分原因是供人欣赏的。让更多的人读懂才能引起读者共鸣和相互交流,不是吗?当然不是讲古体诗就不值得品读和欣赏,我们都是读着唐诗宋词长大的,当然懂得中国方块字给人带来的美感和韵味,短短几十个字的篇幅就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其中平仄押韵也大有学问,语句精炼到每个字。古人能把文字用的恰到好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结合网络上和自己的经验,如果作者创作散文能有写出一千字的功底,那他肯定也能把它扩充为两千至三千字。但要把它缩减成百十来字却需要一定的勇气。有时候写短比写长更难。另外,写现代诗除了选材、对诗意的酝酿、结构的构思、写作灵感的及时把握、还有对事物的感悟、保证适当的留白、含蓄简约地表达、巧妙地嫁接等手法外,尽量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词句,以显示自己高深的学问。忌作平铺直叙的表白,要注意节奏性,要有跳跃感,造句要有张力,用词得有弹性,要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虽然诗歌都是形象的表达,但形象也不能任意伸展,不能离开情感主题。过分地使用技巧也很容易让人感觉是在堆砌文字,情真意切才是打动人的根本。
创作时在情绪激昂时动笔更好,一首没有感情的诗作,哪怕用词再优美,技巧再成熟也是矫揉造作,不可能打动读者。有时听着悠扬的钢琴曲也能帮我们找到灵感。写现代诗时不要想着去完全摆脱韵律,否则会影响到吟唱和欣赏的美感!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作现代诗歌吧!让生活充满诗意,充满色彩和韵味!让心灵更美好纯真,动情时写一首,用优美的文字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欧阳深文,男,80后,郴州市桂阳县人,自由诗歌、散文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