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原创: 王炎平 山西正学堂 昨天
《赠刘景文》解析
来自山西正学堂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创作背景
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因批评时政受到攻击,离开中央出知杭州。次年(1090年)初冬,写《赠刘景文》诗。刘名季孙,景文是他的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苏轼以刘景文为“慷慨骑士”。苏轼写此诗时,刘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其时,苏轼54岁,刘景文58岁。在中国古代,这已是人生的冬天。而政治上,由于党争已由政治之争蜕变为权利之争,政局莫测,宦情凶险。苏轼预感到政治上的严冬就要到了。当此之时,苏轼继承屈原作《橘颂》 、张九龄写《感遇》的传统,极赞“橙黄橘绿”冬景之美,乃是与友人共勉,期望彼此都能在自然人生的冬天和政治人生的冬天到来之际,做好接受各种最严厉打击和迫害的心理准备,笑迎一切困厄。
事实上,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后死后,新党专柄,从1094年起,苏轼接连遭贬。到1097年贬谪儋州,跌入人生的最低谷。而苏轼此时的人生,确乎有如“橙黄橘绿”之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