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
文/沈五群
选择是一门学问。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机遇。然而,选择也同样具有兴衰平等的两重性,一旦选择成功或失误,均会扭转人生的转折点。
赵育林善于选择,尤其在关键时刻,往往出其不意选择险招而制胜。30多年前,由于他冒险选择而独辟蹊径,一举成功被人誉为牛城声名鹊起的传奇人物。

一
赵育林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炯炯有神的剑眉大眼里凝聚着一种敏锐、刚毅和爽快的独特气质。1956年,他出生在邢台县西部山区。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其是一手漂亮的好字为他带来了福气和好运。十年文革一结束,他有幸到一家县办企业工作,由于他擅长写写画画,很快便被抽调到邢台县工业局。血气方刚的他胸怀壮志,悄悄学习研究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利用业余时间习练太极拳,文武双修苦练基本功。
1983年秋,邢台县工业系统抓住改革、开放和搞活的大好机遇,审时度势决定把破产下马达数年之久的铁矿山恢复生产。
知根底的人都知道,恢复县铁矿生产谈何容易?!这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掉渣的烂摊子呀!
现在县工业局生产科工作数年的赵育林对此更是了如指掌。
下马达三年之久的县铁矿,整个矿区荒废多日,只剩下一辆破旧的东风牌汽车锈蚀斑驳,四名留守职工,看管着几台锈迹斑斑的矿山设备和一排布满蛛网的破旧厂房。
真是出人意料!放着安逸的工作环境不要,却要前来荒山野岭收拾烂摊子。这一天,四名看门工友点燃山柴烙起大饼,半是疑惑半是开心地招待新任矿长赵育林,心里却暗暗替他担忧捏了一把汗。可赵育林却信心满满,眼光独到,他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荒山,就要在此开拓一条曲径通幽的路来。
他把铺盖卷放在工友中间,和四名兄弟同吃同住同商量,为恢复铁矿生产做准备。
在上级领导鼎力相助支持下,赵育林快刀斩乱麻破茧抽丝,巧绘铁矿新蓝图,有板有眼地干起来了。他一边招兵买马维修矿机设备,一边调查市场安排人员收购铁矿石。
他白手起家创业,统筹兼顾以身作则,天天起早恋黑,两手油污一身汗,身先士卒带领其他人员苦干一个多月,终于按计划修好了矿山设备,接通了电源,因陋就简迅速恢复了铁矿生产,首战告捷令人刮目相看。

二
县铁矿起死回生恢复铁精粉生产,使初生牛犊赵育林尝到了开拓奋斗的甜头。为提高产品质量,他分期分批抽调生产骨干到外地培训学习,并组织技术人员奋力攻关,针对球磨机人工喂料不均匀,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难题,及时对症下药,巧妙研制成功了两台电磁震动喂料机,一举解决了难题,使铁精粉质量稳步提高,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第二年仲春季节,铁精粉市场突然风云变幻,由红火畅销冷不丁趋向冷清滞销。
这可把赵育林愁坏了,愁得他好多天吃饭不香夜里失眠。但他不露声色,悄悄通过有关渠道进行市场动态调查摸底。综合有关信息,赵育林科学分析研究,凭直觉认识到当前铁精粉市场滞缓只是暂时过渡,很快便会多云转晴。于是,他大胆决定赌一把。他果断谢绝好多内行好心良言,不但不抓紧把积厌的产品销出手,而且趁价格便宜大量收购铁精粉。同时,他亲自带领技术人员查资料、看地形,呈报告,逆势而行要在庞会桥附近新建一个选矿厂。在一些人看来,赵育林明知米贱还种稻,这样大睁俩眼瞎鼓捣,简直就是一个大傻冒。其实,赵育林比谁都会选择,比谁都懂选择的门道。他明智的选择表明他是一位善于选择的下棋高手,一般人下棋看一步,他却能出奇制胜看多步......
筹建新选厂的报告经河北省冶金厅批复后,赵育林马不停蹄东奔西忙,一鼓作气新建了一座年产2万吨的庞会桥选矿厂。经省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一致评价这个新选厂是河北投资最少,建厂最快,产品质量最优,回收贷款时间最短的选矿厂。
神了,真是神了!莫非赵育林能掐会算是诸葛转世?不然,怎么新建的选矿厂投产不久,铁精粉市场迅速多云转晴,价格直线上升了数十倍。
妙棋一招赢全盘。赵育林瞅准时机,果断把囤积如山的铁精粉全部销出,一下子赚了一座金山,令人啧啧赞誉!

三
那一年隆冬的一天上午,身为邢台县冶金矿山公司总经理赵育林外出数天,刚一路风尘从几十公里外的马厂口烧结厂筹划新项目试产,接到一个电话,眉头一皱便冒着漫天飞雪,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县医院。
他轻轻推开特别护理的重病号单间,只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紧闭双眼,饱经风霜的脸上满布被病魔折磨的痛苦,正人事不省地昏迷在病榻上。他负疚地坐在老母亲身边,任何磨难面前从没滴过的男儿泪,此时却蓦然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而下。
此时此刻,此景此情,可真难住了这个被誉为矿山铁汉子的赵育林。老母亲病重,危在旦夕,他是多想守护在病床前尽尽孝心,报答一下恩重山高老母亲的养育之恩啊!可是,企业的新项目正上到节骨眼上,日本专家马上又要来公司洽谈,他一手引进的项目岂能推开不管?孝心、事业心、家事私事和国事公事都聚到一块儿挤成了疙瘩,火燎眉毛般急需他不容迟疑地做出选择。
怎么办呢?两全其美的办法是没有的,总不能把一个人劈成两半。他来这里,就是想征求一下妻子和亲属们的意见,看我们这个几千年来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当今对百善孝为先的理解,能不能酌情宽泛一些。
他泪眼蒙蒙环视了一下母亲病榻周围的舅舅、哥嫂、姐姐等亲人,心里像火烧一样焦燥不安。他干张了几下嘴,却把拱到嘴边的话儿又狠心咽下去。熟知他秉性的妻子,悄然发现他眉额间浸出一层细汗珠,便轻声对亲戚们说道:“为照看母亲,我已请了长假;育林眼下磨盘压手单位有急事,您们看......”
舅舅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眼下他是这里的最高权威,他不发话,育林再大的胆子,再火烧眉毛,再磨盘压手,他也不敢擅自离开病房一步。当然,他舅舅是个明白人,明白人不说糊涂话。赵育林从他舅舅的眼色和手式中,得到了让他快走的“圣旨",便鼻子一酸,噙泪挪出了病房的门口。
有失就有得,有付出就有回报。优秀共产党员赵育林,虽说在对老母亲的照料上有些内疚,对妻子孩子的关怀有点那个,但他对公事、对单位却是尽职尽责问心无愧的。近年来,他呕心沥血在铁矿山艰辛创业,
团结带动“一班人",伙同近千名矿工,摽着膀子干在一起,抡着勺子吃在一起,铺下被褥睡在一起,共同拼博鏖战了10多个年头,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依靠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终于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固定资产由原来不足50万元增加到上千万,人员由原来几个留守看门的发展至近千人,生产经营由单一生产铁精粉滚动发展为具有选矿、烧结、矿机配件和粒状白灰四大系列,上百个品种规格的一条龙配套生产线,连续多年实现利税超百万,由一个破产小矿一跃跨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这其中苦辣酸甜,凝聚着一个基层共产党员赵育林多少心血啊!
在一个金秋周末的上午,笔者慕名前去采访新近荣立一等功的优秀共产党员赵育林时,他正默默把习练多年的武式太极拳,一招一式挥洒的有板有眼,令人眼晴蓦然一亮。
小憩茶罢,说起铁矿山创业的艰辛,赵育林感慨地说:“创业难呀!难于上青天。我们的矿工个个都是好样的,多得他们这些个顶梁柱鼎力相助,风雨同舟共患难,才使邢台县铁矿业东山再起走向辉煌!”
谈及他的爱妻,这位习武大汉竞动情地眼涌泪水:“我忙矿山创业,妻子是贤内助,伺候老人,照料孩子,全靠她忙里忙外撑起一个幸福的家。要不是她站在背后支持,我哪里谈得上立什么功,创什么业呀!唉,这么多年,家里事多,也多得她辛苦肯干,真是难为了她呀......″
静静聆听了赵育林这番掏心窝的大实话,顿时令人感慨万千,心潮久久难以平静。这位武功精湛,事业有成的铁矿硬汉,想不到也是侠骨柔肠,满腔真情爱意,满腹忠义孝道。只是在国事家事.大事小事和公事私事一同摊在面前的关键时候,他才先公后私地进行令人一时费解的明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