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理由] 古调几人识?今人更不弹。张嘴闭口的传统文化喧嚷,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多多;而唐诗宋诗,很少听到有人唱出韵味儿的。这首《長相思 契合》,一听便倾心哪!作者、演唱者是竹林七贤领袖嵇康后代一一嵇春声,尊于形而敬于神的创作、吟唱,让受众者全新体验身心振频美感一;让天下听到古典诗词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绽放出无比动人的芬芳,滋养心田。
(文/城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

城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教授开题的【热爱生活的人们】栏目专题:热爱生活,衔玉藏珠,润透石土。海吻桑田,但见凤翔蝶舞。风籁颂天白,诉愁绪、寒寒署署。解心音、丽丽楚楚,惠光缕缕安抚。生活百态,壮丽大千,潇潇风骨。心历流年,风物熟睹。若是凭栏,璨璨彩颜夺目。脉脉惹相思,感天地、闳约深美,悠悠所属。玉冰清、尚其志,旷怀幽谷。

長相思 契合
文/嵇春聲 紐西蘭
南極光 北極光 君子顏值漫布狂 騷客鳳盼凰
左唇妝 右唇妝 妹意尋情飛越窗 燙平牽手裝
契合
文/嵇春聲 紐西蘭
如極光炫麗
似鳳凰展翅
我們
從心到外
整裝出發
就等候
牽手的一刻
Perfect match
Writer by
Gee chun sheng NZ
Just as aurora shining
Or a phoenix hovering
We
From the heart to the outside
Get ready to set off
Waiting
The moment of holding each other’s hands

【诗人简介】嵇春聲先生1952年生在台灣,長住紐西蘭奧克蘭,現今擔任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創會會長,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專欄作家。嵇先生是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後代,他喜愛的中國古詩詞有三代家傳淵源,他的吟唱傳承有理論和實務的紮實基礎,非常正統且不同於朗誦,更能表現出聲韻聲調學的特色。從中國最早的古體詩,古樂府詩,唐詩,宋詞,元曲,他都能以新韻創作,並以蘇北腔調吟唱出古人的經典之作和自己的作品。嵇老的專長是文學,媒體和企管,但特別鍾愛文學,而且古今貫通,他的新詩創作也是字字珠璣,溫馨感人,讀後令人回味。

【城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推荐语】新西兰国学诗词会、NZ国学诗词艺术,在推广國學詩詞傳承人嵇春聲先生作品专辑时,这样介绍道:“嵇春聲先生1952年生在台灣,長住紐西蘭奧克蘭,現擔任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創會會長,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專欄作家,主業經商。 他早年從事新聞工作超過30年,經過台灣報禁開放前後的歷練,也有極為豐富的國際媒體經驗,為台灣國際媒體界的前輩大老。 嵇春聲先生對中國古詩詞有三代家傳淵源,他是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後代,祖父是前清的文人,到父親在台灣以聲韻學取得正教授資格,他的吟唱傳承有理論和實務的紮實基礎,非常正統且不同於吟誦,更能表現出聲韻聲調學的特色。 從中國最早的古體詩,古樂府詩,唐詩,宋詞,元曲,他都能以新韻創作,並以蘇北腔調吟唱出古人的經典之作和自己的作品,放眼望去能如此完整表達古人詩風,且能傳承者,實為鳳毛麟角。 嵇春聲先生他的專長是文學,媒體和企管,但是特別鍾愛文學,而且古今貫通,他的新詩創作也是溫馨感人,讀後令人回味“。
读后,我很震撼。于是我反复细读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後代一一嵇春声的作品,咀嚼出甜味来。对古代读书人来说,格律诗(近体诗)是必学内容。古体诗是作为近体诗(格律诗)相对而言,格律诗诞生以后,这种不遵循平仄、对仗、黏连等格律规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即使是在格律诗完全成熟的唐朝,诗人们也有大量的古体诗,李白也写古体诗;杜甫的《三吏》《三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些都是古体诗。只是当代人不按照旧体诗规则写却自认为是旧体诗,又没有能力写好现代诗,甚至还要改革旧体诗,真是荒唐至极。当下诗坛,好的作品寥寥,俗不可耐的文字堆砌多多;自由诗粗陋浅白,格律诗走向酸腐,古风雅韵一塌糊涂。
面对这种情况,嵇春声先生在同我交流中说道:“古文我從小念,(现在)有多少人懂古文,在不懂的情況下又用古韻,平水韻來寫詩詞,古字喪失很多,如果表達現代感,寫詩詞就是要發舒文人情懷,ㄧ昧仿古,且字音都缺之下,走國語的新韻,是保留中華文化詩詞的重要方法。我用國語的新韻,可將詩詞藝術現代化,并保留原有格律風格。
我身為嵇康的後代,除有榮耀外,也要為中華文化的傳承挑一份責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嵇春声先生忠诚于文学的信仰和理想,具有慈悲襟怀,对待美好事物,最是痴情;读书万卷、谴纶流香、词藻华丽,齐绽文人情怀;他无论青灯走笔在多少个阴天、黄昏、黑夜……哪怕初始时的光亮,一点点、一丝丝,亦或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都能拨动他内心的琴弦,给读者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
嵇春声先生无愧于嵇康的后代,恰好我非常崇拜他的先人一一竹林七賢之首嵇康。
嵇康魂邈在幽篁,一曲广陵散四方。
远迈不群石眼笑,不攀衙府事荒唐。
嵇康(224年—263年或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我总在想一一那时的嵇康
独坐深深的幽篁,曾经会
怀念他与沉鱼落雁的新娘
弹过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挥文舞墨,神采飞扬
广寒宫里寂寞的娥嫦
必然和她挚爱的吴刚
含情脉脉,地久天长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亦善文,工于诗,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尹玉峰)

【著录人简介】尹玉峰,沈阳市生人,现居北京。北京开放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柳师客座教授、城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海外凤凰诗社荣誉顾问。Yufeng Yin, a native of Shenyang, lives in Beiji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Beijing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Visiting Professor of Liu Shi, Guangxi, Director of the City Headline Editorial Committee,Honorary Advisor of Overseas Phoenix Poetry Socie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