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读背经典?003
—————————————————
跟我读《论语》
免费参加
联系人:廖胜
13550 723723(微信同号)
—————————————————
为什么要读论语01?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考试有用吗?找工作有用吗?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
《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读《论语》一年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结果不一样,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2论语里的奥秘
心智成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正确认识自己;二,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熟是很正派很规矩,同时温良恭俭让。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前面谈到,信是对不确定的东西信,基本的价值观不需要验证,需要认同。那么,什么叫仰?是相信一个比你高的东西,相信一个引你向上提升的东西。它不叫信服,它叫信仰,要往上看。所以,信,就是相信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是这个不确定的东西,必须是让你想向上走的。不是什么不确定的东西都能信。让人堕落的东西不能信。信一个不确定的但引领你往上走的,才叫信仰。
孔子比较看重“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反对“巧言令色”,强调“言而有信”。那些好听的,言不可复的,不能落实的,与做事没有关系的,这样的“言”是孔子所坚决反对的。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敬事而信”,将行动、做事放在第一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空谈误国,虚文害义,是有历史经验教训的。
第二、信的重要性。在第一篇中,“信”出现了6次,具体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敬事而信”,“谨而信”,“言而有信”,“主忠信”,“信近于义”。可以看出“信”是立身之本,是处世之道。
第三、孝的根本性地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揭示了孝是成仁之本,也是为人之本。从本而生,确定了秩序,走向了大道。“事父母,能竭其力”“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慎终追远”,是对孝的强调和具体的要求。
第四、敬是成事之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中“敬”很重要。《论语疏证》引了荀子的话:“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在败也,必在慢之。”梁启超有一文《敬业和乐业》,强调了二者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可见“敬”,对于事情、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
良知为方向 良知为力量
良 知 读 书 会
诵读圣贤书,重塑好家风
跟我读《论语》
免费参加
联系人:廖胜
13550 723723(微信同号)
QQ群号:130479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