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晓翼,网名:魂牵梦绕,河南洛宁西山底人,就职于洛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喜欢爬格子,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中。工作之余喜欢欣赏诗词文章,倾听朗诵。偶有习作,不成文章,散见于网络平台……
定格的记忆
—— 怀念野风(李耀林)老师
作者:魂牵梦绕(张晓翼)
睁眼看朋友圈,洛水之阳怀念《伤逝—悼念李耀林老师》的文章映入眼帘,我不敢相信,立即把我的相册截图发给作者,希望得到不是同一个人的答案。当看到“是他”的回复时,我泪如雨下,心被扯成了一丝一丝,疼得我不能自已……

“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我在反复地问自己……打开他的相册,他最后的足迹竟然定格在我的元旦参赛作品《今晚的电话别响》上。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和他相识的一幕幕都在眼前晃动……
和野风老师的邂逅是在今年初冬午后的“天涯知己”平台上,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甚至我都来不及问他的真实名姓,只知道他是家乡刚退休的一名教师,现在赋闲在家,来洛带孙子。记得那天在家静养的我,卧在飘窗上,沐浴着冬日暖阳,品着咖啡、抱着手机在看着窗下的风景,有一眼没一眼的在和朋友们聊天。那时好朋友太阳花说我只身在洛难免也会孤独,介绍个群里的文友老乡给我认识,有空可以走动走动。正在我犹豫着要不要主动加他时,他却发来了信息。他年长几岁我叫他“野风大哥”,他喊我“小老乡”。
每天坐公交车是我最为享受的时刻,可以翻圈聊天,可以书写自己心仪的文字。因为忙,我很少有看圈的习惯,有需要帮助的朋友都会私发给我,所以对野风老师的文章也不咋注意,印象颇深的是他的毛笔字,写的遒劲有力。记得是12月中旬早上七点多,我坐在公交车上,他说有东西给小老乡看,发过来的是他晨练时用水在地下写的“魂牵梦绕”四个大字的照片。他的字写得很潇洒,我说“等哪天我出书了,你要给我写上这几个字”,他说“没问题,一定写”,还配了个笑脸给我……

在我的记忆里,野风老师性格直率,是个贴心的大哥。他说他没事就翻我的相册,说我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积极向上和热情,工作务实,这点是很可贵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人民需要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好干部。当他得知我膝盖动手术没得到彻底恢复就上班时,竟骂我是“笨蛋+白痴”,连“伤筋动骨一百天”的道理都不懂,还不如一个孩子。不懂得照顾自己身体的人,怎么能干好工作?当时气得我两天没理他,如今我再次躺在了床上,才明白他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是啊,照顾不好自己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本来百天就可以修复,这一好强不知到啥时候才能痊愈。他说腰腿疼的人最怕天气变化,遇到恶劣天气时必须要保护好自己,不能让自己受凉、受寒、受潮,不能把自己置身在“湿”的环境中,鼓励我多动、少坐,劝我少写点东西,健康比爱好重要的多。老了没有个好身体自己会很受罪,孩子们也会受累。他时不时也会为我介绍几种治疗的方法,还推荐了几个康复的理疗项目给我。我笑他是个“絮叨的老婆婆”,恶作剧把他的昵称换成“絮叨的老婆婆”后截图给他。他看后笑着说“絮叨的老婆婆”就“絮叨的老婆婆”吧,只要你能记住就好。我都是六十多的人了,也絮叨不了多少年。我说“万岁有点太长,百岁还是没问题的。估计你少说也得再絮叨四十年”…… 谁知这絮叨之声竟戛然而止,来不及回味暖意就匆匆结束……
和野风老师最后一次聊天是在这次下雪时。那天他问我回县里在关林如何坐车,我告诉他关林汽车站有。突然想起网友说道路结冰公交可能停了,就赶紧给他说,劝他别回家,等到天晴再回。他说必须回,家里有事,他再问问其他人。当时我在街上正忙,就没问他啥事。谁知道这次对话竟成了诀别……

野风老师悄无声息地走了,走得那么突然,突然到来不及给文友们道个别。今天,他辞世的消息传来,几个文学平台同时转发怀念他的文章,众文友也都在为他的离去而难过。面对雪片一样的文字,我说不出话来……你说送我的字还没写;我说明年邀请你去吃“金太阳”还未成行;《今晚的电话别响》征文评选后天才结束,结果还没出来;……你就这么匆忙的把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你走得那么洒脱,你可知道留在文友心头的思念?
我也只能用“文章还在,斯人已逝,昨日还语,今再无言”来书写我此时的心情。絮叨的老婆婆”从此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小老乡的耳边再也听不到你的絮叨之声…...
“絮叨的老婆婆”,你切慢行,小老乡为你送行来了!“絮叨的老婆婆”,一路走好!
野风大哥,一路走好!!
野风老师,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