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爱,我们永恒的记忆
—读蒋晓华作品《母亲的手》有感
文/张霞
每个人记忆里,都有一段记忆是不愿抹去的,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个人,那个人是无法替代的。那个人,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即使,我们垂垂老矣,仍然是她最疼爱的的孩子。那个人就是母亲。
我是一个不轻易被感动的人。可是,今天,我被一部作品感动了。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情景…..我被那双大手从牙牙学语,拉到了今天。那就是作者,母亲的手。
作家蒋晓华老师的作品,初读之后,有一种沉甸甸的感动。我被作家那种饱满的感情所感动。关于母亲的手的那段细节面描写,看似好不经心,实则是点睛之笔。“母亲的手很不好看,虽然没有残疾,但一伸出来,整个就是褶皱地貌。没有一个平方毫米原生态的皮肤,都是粗糙的,皲裂的,再遍布老年斑。,看上去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手指甲没有一个是自然成形的,全都变形,或翘起,或塌陷,凹凸不平”……
这一段文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我们从这里,读出了作者母亲历经生活的艰辛,她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母亲,而是千千万万兵团母亲的缩影。在那双手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尤其是关于指甲那段描写,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之深厚,所谓深情不过如此吧!…..
是的,那双手,是岁月抹不去的记忆,我们从这双手上看到了兵团的记忆,看到了千千万万兵团人的母亲,她们善良、朴实、勤劳,为了团场这个大家,家庭这个小家,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人生,付出了全部的爱。她就是兵团母亲!

母亲,在作家蒋晓华眼里,无所不能。她被生活所迫,学会了很多生存的技能。母亲的手,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一代兵团人的记忆。她的手是那个年代母亲共有的记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深情,无法言表。是的,母亲的手是皮实的。“我生活了五十多年,再没有见过像母亲这样皮实的手……”我受伤了,母亲心疼不已,而她自己的手受伤了,却毫不在意。母亲是手,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作者对母亲的爱溢于字里行间……
母亲的手无所不能。她的手,可以和草泥,可以抹墙,可以做土炉子,可以缝出我们的衣裤鞋袜…….母亲的手,在作者眼里,成了无所不能的。作者的母亲真是的无所不能的吗?被生活所迫,她学会了各种生存的技能。是的,母亲的手,是她勤劳一生最好的诠释。作者爱自己的母亲,那种爱是深沉的,是无言的,是刻入灵魂深入的爱啊!…..
父母在,不远游,母亲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母亲的手在作者的笔端,流泻出的是作者对那个时代永恒的记忆。作者的母亲是无数个兵团母亲的代表,读完这篇好文,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作者爱她的母亲,那种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挚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依恋,是一个兵团后代对兵团记忆的怀恋。作者的笔法细腻,功底深厚,文字动人。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母亲,看到了一代兵团人的美好回忆……
我为作者的文字所折服,为作者对母亲那份深情所打动。是的,母亲是作者这一生都抹不去的回忆,是刻在记忆深处的那份痛。因为,母亲走了,但是,母亲永远活在了作者的记忆深处。母亲的音容笑貌,那双皲裂的手,那份对家人的付出,永远不会消逝,她会在作者记忆的长河里闪现……
记忆属于过去,母亲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由作者的母亲,我想到了我的姥姥,她和作者的母亲一样,是那个年代兵团母亲的代表,姥姥的一生也无比坎坷。
姥姥这一生,犹如传奇一般,当过幼儿园的阿姨,在大渠道里和男人一般挥舞过䦆头,在大食堂里挥舞过锅铲,在大田里挥舞过坎土曼…..姥姥是个善良的人,她总喜欢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时常接济那些条件不好的同乡。
姥姥走了,那一天,天很蓝,蓝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朵。我们陪着灵车送她最后一程,当灵车开动的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向她诉说…..我的姥姥,你为什么就这么走了?没有看到我披上嫁衣的那一刻,你忍心吗?我的姥姥,你忍心离开你最爱的外孙女吗?我的姥姥,你忍心离开这片你付出了一生的土地吗?蓝天无语,小草无言,白杨默默。是的,你还是离开了我们,看着你微笑的模样,我再次泪雨滂沱,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的姥姥和作者的母亲一样,是千万个兵团母亲的代表,她们这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她们用她们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家,也用她们皲裂的手,支撑起团场的未来!支撑起国家的未来!

姥姥不是支边青年,她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建设边疆的青年的代表,我的姥姥,因为家庭成分比较高,在那个年代,曾受过牵连。所以,在那个年代,能干的姥姥受到了打击,从此变得神神叨叨的,但是,她却不忘去大田里劳作,直到近几年年岁大了,实在是干不动了。姥姥走了,她被推进去的那一刻,我没有流一滴泪。我看了她最后一眼,今生都不会忘记她美丽的样子。我的姥姥,穿着华贵的老衣,去天堂里,那里没有尔虞我诈,那里没有烦恼忧愁,那里有我慈爱的姥爷在等着她……
姥姥的手如作者母亲的手一般粗糙,一般皲裂,一般能干,作者怀念母亲,我怀念姥姥,她们是屯垦戍边的兵团人的代表,她们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她们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回忆……
作者爱母亲,如同我爱姥姥,我们的亲人已随风而去,但是,我仿佛看到了她们的眼睛,她们在天堂里默默地看着可克达拉这片她们痴恋的土地。
路旁,白杨的叶子在风中飒飒作响。白杨的眼睛在默默看着我们,那是作者的母亲的眼睛,我的姥姥的眼睛,她们默默看着这片沃土……可克达拉,承载了我们多少梦想啊!
正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可克达拉,我们一生痴恋的地方!可克达拉,我们眷恋的土地!可克达拉,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作者母亲的手在我眼前慢慢浮现,浮现…….

作 者 简 介
张霞,一个用文字跳舞的人,集热情大方、善良、正直、正义、率真、聪慧与一身的女子。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的孩子王。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教书,育人,育己。阅尽人生百态,吃尽人间万般苦,却从不主动低下高昂的头。
一个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点亮团场孩子文学梦的女子!点亮心灯,点亮希望,点亮人生!一个喜欢写诗,喜欢文学,喜欢过诗意人生的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