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我的大哥大嫂》
文/诵:梦锁清秋
我大哥年长我七岁,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哥中等个,一双浓浓的剑眉,大大的单眼皮,国字脸,长了一个长长的兜财的下巴。大哥多才多艺,会拉二胡,会画画,写一手漂亮的水笔字。文笔也不错,养路段的总结汇报及大会的发言稿都是他自己写的。
大哥十七岁技工校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身体孱弱,骨瘦如材,72斤的体重抡起了洋镐在工程队里上班。

不苟言谈的大哥从小我们都很怕他,见他都敬而远之。二十几岁做了养路工区的工长,三十几岁提升为养路段段长,动乱十年,父亲被管制,可能是长期压抑的生活使他养成了缄默不语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总是喜欢板个面孔,所以他属下的工人也都很有畏惧感。

大哥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在单位是个好领导,做事总是身先士卒。在家里也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大概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大哥就从外地调回到家里的养路工区。每年都给家里捡一大板车烧柴,大约有四五丈柴禾。拉到家后我就负责用弯把锯拉成段,然后再劈成绊子。再也不用我们去上山背干枝了。

小时候家里住木刻楞的木板房,后来别人家大多数都去了林场住进了新房,林场也不给我们家分房子,是大哥把我们家搬到了养路工区的瓦房。
大哥结婚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好像小妹才只有4岁。结婚后起初和家人们在一起生活,后来搬到了林场生活。
八零年大哥转到二道河子工区后,把自己的家和父母的家都搬到了二道河子。那是一个镇,医院、商场、银行、邮电局,中学一应俱全,交通便利。六妹和小妹再也不用每天来回走十六里路去林场上学了。家就住在小火车道边。每天一趟的小火车去柴河、去牡丹江都方便了。简直是从地狱进入了天堂。

为了让家人住得舒服,大哥把单位分给他的公房给家人住了。他和大嫂还有侄儿一家三口住进了工区院内低矮窄小的木板房。直到九一年莲花湖建水电站,二道河镇是淹没区,才开始动迁。在二道河十几年如一日,每年住房的房费电费都是单位从大哥的工资里直接扣除。家里每年的烧柴都是大哥去林场买来的。
大哥工作日理万机,每天还要照顾两个家。是他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两个家。
我的大嫂,一米七的高个子,大眼睛双眼皮,柳叶弯眉,红红的脸蛋,也是个大美女,把我大侄儿塑造得英俊潇洒,像个电影明星。在那个年代,父亲被扣上了四类分子的帽子,家里没有收入,九个兄弟姊妹,大姐二姐出嫁后,一家九口人全靠大哥二哥赚钱养家。大哥结婚时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借了几百块钱给大嫂买了两身衣服,一块手表。尽管大嫂年轻时发发牢骚,抱怨父亲没有兑现承诺。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还是要感谢大嫂对这个穷家的不离不弃。
如今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兄弟姊妹除了小妹以外,其余的八人都享受退休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唯愿哥哥嫂子及所有的家人们都健健康康地生活。
我们这个家族家风很好,是善良,孝顺,团结友爱的一家人,但愿这种好风尚在下一代人身上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主播,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