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脚下的一朵奇葩,最美音符》记《陕西蓝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许道情》浅谈。
许建章墨御轩

在古老的灞河岸边
骊山脚下
有一个神秘的古国
华胥
华之胥
开了天
劈了地
生了根
自女娲上古年代
就有灞河水
音之调
韵之味
这就是古老而神秘的华胥国度
有一种魅力而耐人寻味的高亢音律
人们称之为道情
道情相传与道教有关
以说唱道教的教意以道士们说唱的曲牌曲调为道情。
蓝田以道教圣地众多被世代道人们封为道教圣地。
上许道情,
曲调委婉,
豪放又聚秦汉之风,
韵味张扬。
上许,
处于骊山脚下,
面临灞河,
属于独特的地理位置。
上许道情相传由清朝道光年间由西安灞桥火渠传入,
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上许道情。
道情的特点与其它曲目不同,
如秦腔,
眉胡,
碗碗腔,
唱词和器乐相融一起。
而道情为停板曲调,
如拉弹完才唱,
唱完再拉,弹。
道情的调门繁多,
有皂落坡,
耍孩子,
一点梅,
繁韵子,
京韵子,
有了这些韵调这才是独具的道情,
当然还有花音,
苦音。
也有这些不同的特点。
道情的演奏及演唱和其它剧种不太一样,它不像秦腔有板,
有眼,
有路,
还有表演形式。
道情是坐唱,
但坐唱里它是以乐器表演跟独唱,
跟后面的帮唱称《拉坡》。
道情是较为完整类似于歌曲音乐这方面的感觉。

道情取材广泛,
兴盛时曲目多达二百多种。
但都多以道教有关。
道情又称曲子调。
它的伴奏乐器当初的鱼鼓,
谏板为乐器,
随着戏曲的多元化发展逐渐加入了,
三叉鼓,
板胡,
二胡,
笛子,
碰铃等乐器。
鱼鼓…是道情的原始乐器,
配其它乐器演奏更为优雅,
特别在更深夜静之时使人又进入深山古庙之感。
而其中的谏板是道情这种曲目特有的乐器,
相传是韩湘子怀抱鱼鼓,
手拿谏板。
道情又浸入碗碗腔使之更加委婉,
动听,
声传悦耳。
上许道情,
以独特性,
声播四方。
上许道情,
以融入道家教化于人之说唱方式。

莽莽的骊山,
一声声悦耳的道情在飘荡。
游来的客人停住了脚步,
蝴蝶停止了飞舞。
静静的聆听一种最美的音符。
就是这种独特的乐器击打着,
就是这种高亢的声音说唱着
响彻在骊山脚下,
响彻在白鹿原
响彻在灞河岸边
响彻在大美蓝田
响彻在古都西安
响彻在山山川川

【作者简介】:许建章,笔名许云风,墨御轩,陕西西安人。
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
陕西大唐文化艺术社副社长。
国际诗人联盟社诗歌研究员,特邀诗人。
中国乡村美文杂志陕西基地副主编。
作品发布于《陕西广播电视报文化在线》,《人文风情》《凤凰诗社》等,报刊,杂志及各大网络平台。
在文学的殿堂里,不断熏陶自己。

鹤坪制作 笔名鹤坪 爱好写随笔、诵读,把心中的憧憬写进生命里,用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