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荟萃智慧的海洋 30
作者/三木秉凤
道者务虚 术者务实
似花非花始若有?入梦随梦尽却无,十里秋风落红处,依稀还是初识时。人们往往从物理学角度对“虚与实”作出尘俗评判,其实“虚无”与“实有”远远超越了物理学概念,而成为共性概念!如《孙子兵法》曰“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如《道德经》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等。所以人类智慧高低之别,在于通达万物规律后的预见能力,见微知著,无中生有。道者透过实而看到虚,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与规律;术者则吠影吠形,随波逐流。道者乃通达天地之道,并以此持家治国理政者。术者以术御身御人御事者,泛泛之辈也。古之君子以道御政,以仁御人,以德御身,全局瞩目,宏观收放,开物成务,多属“上兵伐谋”之战略家。而古之术数小人,关注具体事物,微观脚踏实地,以术御人,以实治事,多属于“攻城略地”之战术家。战略家务虚而生实,以无用为大用;战术家务实而生虚,以有用为大用。用而无用,无用而用,则为虚实互变之基,道者先虚后实,术者先实后虚或者实而无虚。

《道德经》言:“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用为虚,用者为实,兵法上以智克力者,为以虚胜实;以强力克弱力者,为以实胜实。以虚胜实,以谋制敌,不战而胜,无攻城略地而敌国皆获,虚胜乃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庄子》曰:“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即人皆知其有形之用,然而无形部分,方为真正“大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形之用皆为小用,故“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道家提倡“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不是静止!而是不妄作为,是不违道而为,若万物静止又何来无所不为呢?所以,“道法自然”就是万物自然皆得,不舍一物。以无用而无所不用、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天下大治,这就是道家无为政治的最高精神。

道家务虚,而儒家则务实,道家提倡无为而为,而儒家提倡有为而有所不为。务实和务虚实际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宏观需要务虚,微观需要务实;战略需要务虚,战术需要务实;元帅需要务虚,士兵需要务实;思想需要虚,实践需要务实;君子需要务虚,小人需要务实。务虚者虚中生实,务实者亦能做到实中生虚,这就是虚实相合,无所不能无所不通!《道德经》所言的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务实与务虚,犹如太极中的一对阴阳,永远存在于某一事物的不同作用之中。儒家虽提倡积极入世作为,但也要求人们有为而有所不为,循天道、地道、人伦之道,而积极作为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方向。

综观当今一些人,往往将太极的虚实阴阳两面,扣上唯物与唯心的帽子,懂得务实者为唯物主义,崇尚务虚者看做唯心主义,阴阳、虚实、有无、色空、势形等,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太极统一体,被人为地分裂成唯物唯心两大阵营,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从此发生对立,从此人类又多出了一样斗争即意识形态斗争!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本。

务虚务实体现在法律上,就是自由心证的虚位判断与程序公开的司法实践。有位西方法学家说,“正义不仅需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看得见的方式就是务实,当然我们不去探讨这些哲学弊端,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务实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是追逐有形的东西,而忽略了无形的大用大道所在。西方文化是务实文化,是术性文化,而东方文化就是务虚文化,是道性文化,东方文化只有战略性指导,没有具体性应用,导致这种文化,成就中国在几千年历史文明中走在世界前列,而且这种道性文化还将指导世界人民,在和谐大统中继续文明下去,因为东方文化是务虚文化,是道性文化,所以它永远站在人类思想的最高峰,像灯塔般照亮世界。当然我敢肯定东方道性文化与西方术性文化,经过几百年碰撞之后最终必将走到一起兄弟般难舍难离!但这需要当代科学,尽快推翻几百年来以西方科学为基础建立的错误概念大厦!在文化大同基础上建立的世界大同社会,其实就是人类抛弃意识形态之间以及地域文化之间的斗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一起携手合作走向美好共赢的未来。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