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美月色古城
图文/陈美兰(云南大理)
傍晚时光,喜爱踏着夕阳的余晖,徜徉南诏一条街。红霞漫天,把古城渲染成一幅厚重画卷,看夕阳慢慢地从拱辰楼上空逐渐隐退西山,心怡然恬淡。

我从文献广场往南漫行,将近黄昏时,从拱辰楼广场飘来了优美的萨克斯声,倏然一颗心,欢喜起来。走近驻足聆听,观察演奏者,年龄偏大,共八个男人吹奏,组成了一个萨克斯小乐队。当时他们正在演奏《茉莉花》,一曲经典名曲,便让我心之沉醉。当我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时,激情澎湃的彝族歌《阿老表》又开始了,民族风与西洋风浑然成趣,别有韵味。

萨克斯声,弥漫拱辰楼四周。路过者皆停下脚步围观倾听,一场音乐会就在诗意古城进行着。紧接着是《回娘家》,喜气洋洋,欢快无比,新媳妇回娘家的形象在音乐里鲜活生动。《春天的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外婆的澎湖湾》等,这些曲子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仿佛把我带入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回到了风城的一所校园,忆起青春往事。

古城原本就是一首经久不衰的乐曲。千年古乐《南诏奉圣乐》,历史上曾到长安演奏,意蕴深远,赢得赞誉;古城人演奏的《洞经音乐》,空灵缥缈,常在拱辰楼上的夜空下,听醉了多少人心。而此时此刻,悠扬婉转动听的萨克斯声,引来了一拨又一拨路人站立倾听,掌声一次次响起来。小乐队演奏时,事先组织好一样,一曲与一曲间,衔接很紧凑,一个人说个曲目,起个调,优美动听的音乐就很快飘散拱辰楼四周,我借机他们换曲时,去问了一个老师。他告诉我,“我们是昆明人,爱好萨克斯,退休后组成这个小乐队,经常游走各地演出,这次到临沧的云县演出,返回时专门来巍山玩。巍山是个好地方,今晚我们在古城留住演出”。听长者所言,我由衷感谢,他们为古城带来了一场免费的露天萨克斯音乐会,为古城带来异域风情。

《叮叮当叮叮当》《友谊地久天长》,我所熟悉的乐曲又奏响了,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群老外刚好也来到拱辰楼广场,他们情不自禁地停下倾听、拍照、摄像,那些老外,一个个满脸欢喜,竖起大拇指赞美。小城虽小,却是开放包容的,从古至今,一向如此,友谊之花常开不谢。

小小乐队的演奏者们,热情洋溢,情绪高涨,奏了一曲又一曲, 仍然还激情四射,艺术心痴迷不改。他们在城门洞里排成八字队形,演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的祖国》,因城门洞里有回音,听起更加有气势,震撼人心。多少人举着手机拍照、录小视频。演奏者对音乐的挚爱,满满的爱国情怀,从音乐里流淌出来,他们用萨克斯吹奏出了我的国,厉害了!音乐人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

我一直伫立在古楼下,一个多小时,仰望一轮明月,渐渐升起,聆听悦耳的斯克斯声。我的心随着音乐,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我被感动的心,融化在了美妙的夜色乐声里。一首首经典老歌,唤回了流金岁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经典老歌,把所有的听者带回往事的回忆中。曾经的人生过往,时代的美好记忆,一幕幕浮现眼前。

音乐是最能感染人,一曲《难忘今宵》, 溢满依依惜别情,围观者赞不绝口,有人不由自主随着乐曲唱起来,那场面那气氛,其乐融融,和谐欢快,感人至极。平时我尤为喜爱古典音乐、萨克斯音乐,看书、写作、做事时都爱听着音乐。在小城,如此邂逅萨克斯声,纯属第一次。我有幸现场聆听感受,无比快乐、惬意、欢愉。

行乐人生,歌者生活。演奏者都是退休后的音乐爱好者,他们传播艺术,传递正能量,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满怀豪情,人老心不老,行到哪就把美好传到那,他们用萨克斯奏出最美的夕阳红乐章,人生风采、人生况味。我深知他们只是古城的匆匆过客,终究要离开,但他们给古城带来的艺术美,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我被这几个老人而感动,一首首歌流淌到了我的心河。

西洋风洋溢古城的夜晚, 古典与现代有机衔接,凑出一曲不一样的优美旋律,奏响古城新时代的前奏,期许家乡明天的乐章更美好悠远。(本文字数1522)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晴稿

作者通讯地址:云南大理巍山县文华中学
联系电话:15912670078
邮编:672400

作者简介:
陈美兰,高级教师。曾用笔名燃坤、兰幽馨香,供职巍山县文华中学,系巍山县文学协会常任理事, 大理州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云南南诏文化研究中心会员。
爱岗敬业,酷爱文学,寄情诗书,笔耕不辍,现有 几十万字的诗文发在《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文苑》《大理文化》《金沙江文艺》《临沧文艺》《大理日报》《虞美人》《巍山消息》《巍山文艺》等报刊网络上。因为喜欢,所以执着,诗意栖居古城,不忘初心,一直在文学路上跋涉前行。

